2月8日,2025年全区科技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部署要求,总结2024年工作进展成效,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2025年全区科技工作会议现场。广西科技厅供图

会议指出,2024年是广西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自治区党委科技委成立,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实现系统性重构、整体性重塑,全区科技大会胜利召开,全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51.79%,比上年增加2.5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广西参与的5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涌现出我国首条民用航空子午线轮胎等十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位居西部地区第四位。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区总量28%左右。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800亿元,同比增长约20%。新产业新产品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50%,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2%,新备案专利产品增长74%。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79件,同比增长14%,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验收通过非基金项目570项,新增利税8.45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50.82亿元。入选长江学者、国家优青等各类国家级人才18人。这些进展和成绩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科技应有的贡献,也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广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落实全区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广西的起步之年。全区科技工作要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强化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广西为总目标,着力抓好重点产业和“人工智能+”应用的科技创新攻关,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金融提升发展,深化国内外科技开放合作,同时不断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让实干成为全区科技系统和广大科研人员最鲜明的特征。2025年,广西将启动实施产业链创新科技重大专项10项,攻关100项以上关键技术;实施30项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10个重大中试平台、3家自治区实验室、5家自治区综合领域类技术创新中心,向国家推荐备案高新技术企业1300家以上,引育高层次人才及团队7人(个)以上,选派50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争取实现全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会议向2024年获认定的广西技术创新中心、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和广西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单位代表颁授牌匾证书。南宁市科技局、百色高新区、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广西大学有关负责同志先后作交流发言。(广西科技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