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Unsplash
撰文 | 宋文法
微塑料,被定义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微小塑料碎片,来自于各种塑料制品的分解,如瓶装水、塑料袋、外卖盒等。微塑料可以进入水体、土壤和空气中,并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日常生活中,饮用水、穿的衣服、甚至是呼吸的空气中,都存在微/纳米塑料。此前研究显示,一个人平均每周约摄入5克微塑料颗粒,每周吃掉的塑料颗粒相当于一张“银行卡”。
此前研究显示,微塑料可以通过肺部或肠道进入人类的身体,然后到达各种器官,包括血液、肺、心脏、大脑、胎盘、生殖系统等。
2025年2月3日,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医学顶尖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Bio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decedent human brains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微塑料已浸入人类大脑、肾脏、肝脏,且大脑微塑料最多,成为微塑料最大受害者。并且微塑料的浓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大脑,还与痴呆症风险增加有关。
图:参考文献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2016年和2024年尸检的人体肝脏、肾脏和大脑样本中的微塑料分布,还分析了痴呆症患者的大脑样本中的微塑料。
结果发现,在大脑、肾脏、肝脏中均检测到了微塑料颗粒,肝脏和肾脏的微塑料浓度相似,而大脑中的微塑料浓度远高于肝脏和肾脏,约高出12倍。
在2024年样本中,大脑中微塑料平均浓度为4917 μg/g,肝脏和肾脏为433和404 μg/g。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从2016年到2024年,大脑、肾脏、肝脏中微塑料的浓度显著增加,尤其是大脑,短短8年间提升了约50%。
大脑、肾脏、肝脏中微塑料分布(图:参考文献)
对微塑料类型分析发现,大脑中的微塑料主要由聚乙烯(PE)组成,占总量的75%,高于肝脏和肾脏中聚乙烯的比例。此外,肝脏和大脑中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和丁苯橡胶(SBR)浓度显著增加。
聚乙烯(PE),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聚合物,常用于制造保鲜膜、塑料袋、塑料瓶、饮用水输送管道等。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分析了痴呆症患者大脑中的微塑料,结果发现,与正常大脑相比,痴呆症患者的大脑样本中微塑料浓度远高于正常大脑样本。这表明,微塑料可能与大脑的萎缩、血脑屏障完整性受损和清除机制不良有关。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大脑样本中,大部分微塑料为100-200 nm长的碎片或薄片,因此具有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从而对大脑造成损伤。
大脑中样本中的微塑料(图:参考文献)
研究人员表示,大脑中累积的微塑料浓度让人担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塑料的浓度不断增加,还可能与痴呆症风险增加有关。
综上,研究表明,微塑料在人体组织中的浓度随时间增加,尤其是在大脑中,痴呆症患者大脑中微塑料浓度甚至更高。需要进一步研究微塑料的暴露途径、摄取和清除机制,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人体内的行为和潜在健康风险。
近年来,全球塑料使用量呈指数级增长,趋势是每10-15年就会翻一番。生活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我们体内微塑料越来越多,我们只能通过减少使用它们,来避免微塑料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4-03453-1
助力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推动医疗科技创新转化!
基础方案设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联系医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