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满投财经

日前,交通运输部召开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议,提出工作紧密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要求,并在会议上强调了有关低空经济的发展任务。会议强调,在2025年要加快低空运输路空协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标准布局,扎实推进智慧交通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助力行业智慧化、数字化发展。

低空经济在2024年3月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定义为新增长引擎。在随后的一年内,低空经济作为市场的热点概念而被不断挖掘。但从整体来看,低空经济目前仍处于较为初期的阶段,许多领域还需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其主题具有长期的活力。

在笔者看来,低空经济是与5G通信类似的技术迭代概念,其发展将是一个长达10年,或拥有更长跨度的长期主题,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适宜投资标的。而本文想讨论的,就是当前阶段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以及该领域后续或会面临的阻力与催化。

有关低空经济:对“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

有关低空经济的概念在2024年已经被反复讨论过多次。概括来说,低空经济是利用“低空”,即距离地面500米-1000米内空间进行各类经济活动的行为,根据产业不同可延伸至3000米以下的空域。

从本质上来看,低空经济是对“低空空域”这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较于传统航空服务对于设备的高要求,低空经济具有便捷性、灵活性,更为匹配城市、乡镇这一生活场景,对设备的资产需求更小,数量要求也更多。“低空”空域的利用开发也将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令许多投资者畅想“交通革命”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低空经济在2024年最受关注的低空经济载体。但利用空域的交通产业,仅仅是低空经济的一部分。从低空这一领域出发,其能够涉及的行业包括农业、物流、消防、应急、基建、工程、电力等多个场景。


就目前来看,距离落地最近的产业,是利用无人机进行的各类经济活动。由于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低空无人机应用已经出现在物流、文旅等市场中多时,部分地区的物流无人机已经实现了常态化运营。而类似顺丰、美团、京东和邮政等企业也积极推动无人机在物流端的应用,使其成为低空物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随着全球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技术、市场、商业模式从初期阶段逐渐脱出,产品逐渐多元化,低空经济已经逐步具备商业化发展的基础。就如2024政府工作报告所描写的那样,后续的低空经济,将成为经济的新增长引擎。

基建&飞行器产业成发展核心,聚焦相关产业链企业机会

从产业链划分,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低空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飞行保障四个领域。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其核心产业则更多地聚焦于低空基础设施领域。若类比5G通信的发展路线,当前便是“大规模铺设基站”的阶段。

就基建领域来看,低空经济的基建设施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即“硬件”与“软件”两端。硬件代指相关飞行器的地面基础设施,包括适用于低空飞行器的通用机场,以及无人机的起降/充能场地,保障低空安全的导向设备、监视设备等。而软件则代指系统领域的相关新型基建,包括空管系统、雷达、通信网络、空域管理等。“硬件”与“软件”均是低空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当前阶段投入最大,最为耗时的环节。


在基建之外,飞行器制造相关的产业是低空经济发展的绝对核心,也是与基建同步推进的重要产业。低空飞行器包括轻小型定翼飞机、民用直升机、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制造发展,从上游的原材料,到中游的电机、螺旋桨、电源,再到下游的具体设备,飞行器可以说是低空经济的绝对支柱。

从2024年的消息来看,目前我国已有部分企业生产出了较为成熟的eVTOL与无人机。伴随着航空器技术的提高,对于基建发展的要求愈发迫切,基础设施的发展或成为飞行器产品迭代升级的前置条件,类似于适用5G网络的手机需要等待5G大规模应用后才会诞生。

具体到相关企业方面,在行业趋势下,国内有许多企业深耕低空经济领域,其中也不乏在A股、港股上市的企业,其业务的侧重点存在一定趋同、凸显出行业目前仍处于激烈竞争的时期,但同样存在聚焦特定赛道,并取得了不错成就的企业。投资者可参考下表,寻找适宜的投资标的。


政策顶层设计或加速落地,2025低空经济政策催化可期

在2024年1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多个部门,宣布挂牌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低空经济司的成立被普遍视为是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因为这意味着国家将对该领域的顶层设计给出规划与边界,而这对于低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较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等其他新质生产力产业,低空经济更为依赖政策端的引导与法规建设。以备受关注的eVTOL,低空交通的应用场景为例,可航行的空域和航道规划,有关飞行员的资质获取,甚至于发生空中事故后的责任归属,都需要政策明确行业规范后才能发展。

目前国内关于飞行器的适航审定方面存在数个资格认证证书,以保障生产的飞行器质量符合标准。但在此之外,中国在低空航空的管理政策和法规体系并不健全,与快速发展的飞行器技术形成了矛盾。而低空航空领域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范,也对低空经济的发展与推广形成遏制。

在此基础上,低空经济司的成立便有着构筑顶层规划的重要作用。在成立后,低空司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将低空基建与低空智联作为首要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在低空司成立的同日,国务院提出扩大专项债投向范围,将低空经济纳入其中。


截止2024年末,全国已有45个城市启动低空政策规划。随着政策的支持,低空经济在基建领域的发展有望进入加速阶段,且确定性较高,或能够成为2025年的市场主线之一。

展望后续,2025年两会即将于3月召开,考虑到近年来两会对低空经济的提及和重视程度,以及地方两会频繁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举措,预计政策端对空域的规划、基建的建设以及管理制度将迎来进一步催化,两会前期低空政策的预期,也有望成为部分企业估值提升的动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