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海军强国纷纷将航母作为海上力量的象征时,伊朗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刷新了公众对海上战争工具的认知。2月6日,在南部港口城市阿巴斯港,伊朗革命卫队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仪式,正式宣布经过两年改装后的“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无人机航母加入其行列。这艘航母的前身是韩国现代重工于2000年建造的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经过伊朗船舶和海洋工业综合体的巧手改造,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伊朗海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艘舰船的改装并非简单的更名与涂装,而是一次深刻的功能性变革。它的服役不仅代表着伊朗军事技术的进步,更是伊朗在国际海洋战略舞台上的一次大胆展现。以“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命名,旨在纪念两伊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卫队指挥官,这艘无人机航母的入列,无疑是对伊朗革命卫队海权梦想的进一步践行。
在传统航母的概念基础上,伊朗的“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呈现出一种创新的改装理念。根据公开的资料,这艘全长240米、宽32米、高21米的巨舰,原本的标准排水量为3.6万吨,改装后满载排水量增至4.2万吨。船厂工程师们在船体左侧巧妙地扩宽了甲板,并铺设了一条长达180米的斜角滑跃跑道,这一设计使得固定翼无人机得以在此起降,为伊朗的无人机作战能力增添了新的维度。
不仅如此,改装后的“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还拥有一个多功能的后甲板,它被设计成既可以供直升机起降,也可以作为无人机的操作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该舰的斜角跑道中部设计有三道阻拦索,这一点在无人机降落的画面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示。与此同时,舰上的无人机尾部配备了舰钩,使得其降落过程与常规航母舰载机无异。这些细节展现了伊朗工程师在模仿传统航母设计时的精确与创新。
为了保障舰载无人机和直升机的高效运转,甲板右侧中部配备了一部大尺寸的升降机,而另外三部小尺寸的弹药升降机则用于为甲板上的无人机运载弹药。从无人机的搭载型号来看,“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拥有多样化的选择,包括“霍马”垂直起降侦察无人机、“阿巴比尔-3N”海军型中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迁徙者-6”中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以及两种不同尺寸的JAS-313无人机。这些无人机的组合为该舰提供了从侦察到打击的多功能性。
无人机的起降能力是衡量一艘无人机航母实战能力的重要指标。伊朗“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在这方面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技术成就。伊朗电视台播放的画面显示,无人机在航母上起降的过程流畅自如,显示出其高度的自主起降能力。特别是垂直起降的“霍马”无人机和采用滑跃起飞的JAS-313无人机,它们的起降演示不仅证实了舰载系统的可靠性,也向世界证明了伊朗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突破。
通过这些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无人机在航母甲板上的起降过程得到了精心的策划和精确的执行。无论是垂直起降还是滑跃起飞,无人机都能够准确地完成任务,这不仅减少了对甲板空间的占用,也提高了作战效率。尤其是小尺寸的JAS-313无人机,尽管体积小,却能够执行侦察甚至自杀攻击任务,这一点在现代海战中具有重要的战术价值。
多样化的舰载机是“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无人机航母的又一大特色。甲板上搭载的无人机和直升机种类繁多,涵盖了侦察、监视、打击等多个领域。其中,“霍马”侦察无人机以其垂直起降的能力,为航母提供了快速、灵活的空中侦察支持。而“迁徙者-6”察打一体无人机则集成了侦察与打击功能,能够在发现目标后迅速作出反应,实现精准打击。
值得关注的是,JAS-313无人机存在大尺寸和小尺寸两个版本,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使得“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能够根据不同的战术需求灵活部署。大尺寸版的JAS-313无人机具备攻击能力,可携带小型空地弹药,执行打击任务;而小尺寸版则更侧重于侦察或自杀攻击任务。此外,甲板上还搭载了米-171和贝尔-206两款直升机,它们为航母提供了额外的空中支持和运输能力。
除了无人机和直升机,“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还具备释放救生艇、快速攻击艇和无人自杀艇的能力,这些装备的搭载进一步增强了航母的多功能性和适应性。在执行任务时,这些多样化的舰载机群能够为航母提供广泛的战术选项,使其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
“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无人机航母在攻击能力方面的配置同样值得关注。作为一艘以无人机为主要作战力量的航母,它不仅仅依赖于舰载无人机的打击能力,本身也搭载了一定规模的舰载武器系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舰主要装备了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和小口径机关炮等多种攻击武器。
在反舰方面,“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的船体两侧各布置了4具反舰导弹发射箱,总共配置8枚反舰导弹。这些导弹在无人机的侦察支持下,能够对周边数百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发起有效打击。而在防空方面,该舰配置了较为特殊的“考萨尔-222”防空导弹,虽然射程有限,但对于抵御低空威胁,如来袭的小型飞机和导弹,具备一定的拦截能力。
除了导弹系统,该舰还装备了2A42型30毫米机关炮和三管20毫米加特林炮,这些火炮主要用于反小艇防御,保证航母在近距离上的自卫能力。尽管“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在面对高速飞行的反舰导弹时自卫能力有限,但其多样化的攻击手段和较强的态势感知能力,使其在低烈度冲突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
尽管“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在攻击方面表现出色,但其在防御方面的能力则显得相对薄弱。特别是对于反舰导弹的防御,该舰的配置显得力不从心。虽然“考萨尔-222”防空导弹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对空防御能力,但由于发射装置固定,无法全方位转动,导致其抗击多方向来袭目标的能力大打折扣。
更为关键的是,“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缺乏有效的区域防空系统,这意味着在高强度的海战中,它很难得到有效的空中掩护。此外,舰只本身并未装备硬杀伤的反导系统,如近防炮或干扰弹发射器,这些在现代海战中几乎成为航母标配的防御措施在“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上并未见到。
因此,尽管“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具备一定的对空对海打击能力,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代战场环境时,其防御能力的不足可能会成为制约其作战效能发挥的瓶颈。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伊朗海军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仍需面对技术和战术层面的挑战。
在战术价值方面,“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无人机航母的设计和装备使其成为执行低烈度冲突任务的理想选择。面对弱小敌对国家或非正规武装,该舰的多样化无人机群和直升机能够发挥巨大的战术优势。特别是在反恐、海上巡逻、打击海盗等任务中,其长期远洋部署的能力尤为突出。
从战略影响的角度来看,伊朗海军通过“烈士巴赫曼·巴盖里号”的服役,显著提升了其远洋作战能力,这有助于支持伊朗在中东及更广泛地区的海外行动。尽管该舰在高烈度冲突中的生存能力受限,但其存在本身就对区域海上安全格局产生了影响。此外,这艘无人机航母的服役也体现了伊朗在国际海洋战略舞台上追求独立自主和技术创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