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志愿军入朝之后,彭老总下令39军赶往云山地区作战。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云山战役我军打起来非常轻松,毕竟那里只有南朝鲜军一个师。
然而让众人没想到的是,云山战役只是一个开始。战役结束后,我军更惨烈的战斗才刚刚揭开序幕。
这场惨烈的战斗为什么会发生?
云山战役
1950年11月,39军入朝之后,按照志司的安排向着云山前进。在此之前,我军已探明云山的防御部署,这里只有南朝鲜一个师。
此时的南朝鲜军队,还不是后来接受了美军特训的军队,而是一直由南朝鲜自己训练。他们的战斗力,自然也没有后来那么强。
即便是接受了美军特训的南朝鲜军队,我军打起来也不费什么力气,更别说这个时候的他们了。
柿子要挑软的捏,为了打一个开门红的大胜仗,我军早就决定要捏一捏南朝鲜这个软柿子了。第一次战役的目标,就是南朝鲜军队。
然而我军摸清楚了云山的防御部署,却没有摸清楚他们的换防时间。这支南朝鲜军队在这里已经驻守了不短的时间,马上就要换防了。
接替他们防务的并不是南朝鲜的部队,而是美军的王牌之一。这次来换防的美军,甚至足足有一个团。
当然,此时他们并不清楚,我军已经进入朝鲜境内了。美军司令部曾收到一条消息,说有一支五万多人的部队正在移动,但他们并没有当一回事儿。
轻敌,给美军的打击是致命的。嚣张的麦克阿瑟,还在做着回家过圣诞节的美梦。
殊不知下一秒,美梦就变成噩梦了。
39军到达云山之后,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他们到的时候,正是美韩两军换防的时候,南朝鲜军队正在撤退。
39军第一反应是暴露了,他们一定要留下这支南朝鲜部队。
刚刚到达作战地点的他们,还没有进行休整,就马上进入了战斗。
美军刚到驻防的地方,就被突然袭击的我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辅一交手,以为我军是人民军的美军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们和人民军交过手,人民军的战斗力绝对没有这么高。
而我军这边一交手也察觉到了不对劲,明明情报上说的是南朝鲜军战斗力不强,怎么对面的火力这么猛,难道现在国外的军队实力都这么高吗?
一直到打完了才知道,他们面对的根本不是南朝鲜军,而是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军。
恼羞成怒的麦克阿瑟
云山战役中,我军不仅击败了和南朝鲜军换防的这个团,还在路上设伏,伏击了前来支援的另一支美军部队。
此战歼敌两千多人,这些人都是美军王牌,这简直是将麦克阿瑟的脸狠狠踩在了脚底下。
毕竟麦克阿瑟刚放完大话不久,我军就让他栽了这样一个大跟头。他可不会就这样算了,被打脸的麦克阿瑟,派出轰炸机和战斗机,开始对我军展开报复。
而我军当时最薄弱的,就是制空手段。毕竟当时才1950年,我国连独立制造飞机的能力都没有。
在入朝之前,针对美军的空中优势,毛主席专门和斯大林联系过。当时苏联承诺,如果我国出兵援助朝鲜,他们可以派出空军。
然而当毛主席排除万难,劝服党内大多数人,在彭老总的支持下要出兵的时候,斯大林突然反悔了。
他告诉当时正在莫斯科的周总理,说他们的空军还没有准备好,所以暂时不能参战。但是,他希望我军不要推迟入朝时间,要按照原计划入朝。
周总理问他要推迟多长时间,他说至少要多等两个月。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制空权的我军,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没有空军支援,中央就是否继续出兵朝鲜再次开始讨论。讨论之后,毛主席得出结论,不论如何,我国是必须要出兵的。
虽然我国没有空军,但我国有高炮部队,他们可以作为我军的防空手段。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高炮部队就被调到了东北。
云山战役开始之前,彭老总就已经预料到了美军会利用空中优势反击。所以他在入朝之后,就向中央申请,调高炮部队入朝。
彭老总这个申请合情合理,毛主席直接就同意了。但当时我国高炮部队有限,只能将一个高炮团调入朝鲜。
加上跟着大部队一起入朝的高炮团,一共有两支高炮部队被带到了朝鲜。这两支部队一支被分配给了38军,一支被分配给了39军。
然而38军的行军路线都是山路,对炮兵来说很不友好。再加上经常遭遇空袭,还没到战场上就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没办法,这支部队最终退出了朝鲜,在半路回国了。
和38军相比,39军带的这支高炮团就幸运得多。他们顺利来到了云山,也顺利布置好了防空阵地。而麦克阿瑟的轰炸目标,就是云山高炮团的所在地。
就在云山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天,美军的飞机出现了。
惨烈一战
在美军飞机刚出现的时候,高炮部队就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看到敌机开始轰炸,团长王思谦并未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抓机会反击。
然而真正开始交手之后,王思谦才意识到两军之间的差距。我军部队的高炮,都是当年缴获的战利品,是日军的武器。
武器更新换代的时间太快了,这些老式高炮放在其他国家早就被淘汰了。然而我国没有强大的军工产业,只能继续用这些武器。
美国的飞机和国民党的飞机也不一样,他们的飞机速度更快,这样就显得我军的高炮又慢又笨重。
往往炮弹到达预定位置的时候,敌军已经升空撤离了。一轮齐射之后,我军不仅没有打掉敌人的飞机,甚至还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如果不能给敌人造成威胁,我军就成了活靶子,只能被敌人反复轰炸。就在众人着急的时候,一个炮兵灵机一动。
他将射程固定在1800米,然后将炮弹爆炸的引信时间改为四秒,相当于就是用来打“提前炮”。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射速缓慢的缺点。
然而这样也有很大的风险,就是引爆时间太短,很容易将自己的阵地炸毁。
但危急时刻,已经没办法考虑这么多了。王思谦下令全体打“提前炮”,终于对敌人的飞机造成了威胁。
敌人一共派出来了4架飞机,被我军打掉一架后,剩余的三架落荒而逃。但王思谦知道,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为了保障部队的安全,必须将阵地转移位置。
战士们连夜带着高炮转移到隐蔽的地方,就等着第二天打敌军一个出其不意。
果不其然,第二天的时候,敌军派出了更多的飞机。除了战斗机和轰炸机之外,美军还派出了海军舰载机。
这种舰载机的火力更大,甚至还能发射火箭弹,对我军威胁非常大。
我军依旧打“提前炮”,然而美军早有准备,开始针对我军阵地持续轰炸。虽然我军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同样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我军一共击落了一架敌机,击伤了十余架,但高炮阵地却被敌人摧毁了。整个高炮团,打到最后只剩下了一门高炮。
在敌人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我军并没有轻易服输,而是进行了顽强的战斗。王思谦用高炮团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给了美国空军一个狠狠的教训。
我军让他们认识到,即便没有空军,我军也不是什么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想要拿捏我军,就要做好被反击的准备。
这次战斗的规模不大,但惨烈程度却丝毫不比各大战役轻。老一辈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给我们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