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志传
最近,泰国总理的访问再次引发了媒体的关注。风尘仆仆地赶往北京的泰国总理,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挽救失去的大陆游客,尤其是在泰国电信诈骗事件后,泰国的形象遭遇重创,民众信任度大跌,观光业几近崩溃。而面对台湾当局的种种拖延与不作为,台湾观光业的未来几乎可以预见。尽管两岸关系紧张,但依然无法掩盖民进党对于台湾经济及民生问题的漠视。
泰国因电信诈骗事件而受到的巨大打击,几乎让这一亚洲旅游胜地的观光业陷入危机。尤其是其中涉及大陆明星被诈骗至缅甸北部事件曝光后,泰国的旅游形象大受影响。为了挽回失去的大陆游客,泰国总理毫不犹豫地飞往北京,寻求中国大陆的合作与支持。这一举动展示了泰国政府为挽救国家经济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民进党当局对两岸交流的长期拖延和掣肘。台湾原本也在等待大陆的游客来解救台湾日益萎靡的观光产业,但民进党当局却选择把这种经济复苏的机会当作政治斗争的筹码,迟迟不愿放行两岸观光交流。上海和福建的踩线团早已准备就绪,并计划在农历年后赴台,但民进党当局却以“两岸必须先坐下来谈”为借口,不愿意放行。对于已经准备好的踩线团,民进党再一次拒绝,不允许他们参观台北灯节。民进党所做的,除了让台湾民众在经济困境中更为挣扎之外,难道还有别的目的?
此举不仅仅是对台湾旅游业的极大伤害,更暴露了民进党当局的深层次政治算计。民进党企图通过拖延两岸交流,迫使大陆“屈服”于他们的政治要求,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两岸关系走向“平等协商”,从而让民进党在选举中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本。民进党以观光业为要挟,企图通过与大陆的对话来展示自己的“胜利”,让民众相信,民进党正在为台湾争取“尊严”。但民进党未曾意识到的是,这种策略不仅不会帮助台湾缓解经济困境,反而会加剧台湾社会的分裂和经济的衰退。
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不与大陆坐下来谈判,试图通过拖延和僵持获取所谓的“政治胜利”。但台湾的民众何时才能从这种毫无意义的政治游戏中解脱出来?民进党当局不断推动两岸关系的紧张,已经让台湾在经济上陷入困境,尤其是观光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台湾的旅游业依赖大陆游客已经是不可忽视的事实,然而民进党却将这一切视作政治工具,不顾台湾经济的实际需要。
台湾的选举周期已过,民进党在选前期通过喊话、承诺获取选民支持,但一旦选举结果出来,他们的面目就变得完全不同。民进党用“抗中保台”做为自己在台湾政治中的立身之本,但他们从未真正为台湾民众的利益着想。事实上,民进党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在选票和政权之间做交易,完全不顾及台湾的实际经济问题。就像在台湾最需要大陆游客来振兴旅游业的今天,民进党却以两岸政治问题为理由,阻止两岸间的正常沟通与合作,完全不顾及台湾旅游业者的生死存亡。
值得一提的是,民进党其实早已通过这些“抗中”政策获得了选民的“支持”,尤其是年轻选民的支持。然而,这种支持更多是对民进党提出的“反大陆政策”的认可,而非对民进党实际施政能力的认可。如今,台湾社会的矛盾愈发激烈,社会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台湾人民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难以承受。民进党却在一心一意为政治利益而争斗,在对台湾民生的关切上完全缺席。
而在两岸关系的博弈中,民进党之所以不愿恢复正常的两岸交流,正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迫使大陆作出妥协。民进党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短期的政治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台湾的经济形势只会变得更加严峻。
面对这种局势,台湾的观光业者已经在呼吁民进党放弃这种政治化的做法,真正为台湾民众着想。如果民进党真心关心台湾民众的生活,那么就应该摒弃这种将台湾经济与政治挂钩的做法,放下身段,和大陆恢复正常交流。否则,台湾的观光业就将面临更加严重的衰退,台湾经济也会因为民进党的政治博弈而陷入无法挽回的困境。
台湾民众不应该再被这些政治操作蒙蔽了眼睛。民进党当局已经做出了他们的选择,而台湾的未来将不再由他们来决定。选择继续做政治游戏,最终受苦的将是台湾人民,尤其是那些受困于经济困境中的小企业和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