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上午,“巳合如意·齐享新春”2025淄博民俗展演大荟主场活动在淄博市文化中心周边道路举行,拉开了2025淄博民俗展演的序幕。从高跷到秧歌、从锣鼓到芯子,各展风采,为市民呈上年味十足的民俗文化盛宴,其中济南武高跷与淄博文高跷的精彩对决成为现场焦点。
当日10点,阳光洒满活动场地,淄博市文化中心的三个会场及周边道路上,循环表演持续进行,让观众大饱眼福。此次民俗展演作为2025淄博民俗展演大荟的主会场活动,集中展示了济南西关高跷队、淄博市工人文化宫扮玩艺术团、周村区长行艺术团、博山区颜神扮玩队、淄博市旗袍协会等17支民俗表演队伍的节目,800余名群众参与演出,芯子、高跷、锣鼓、舞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节目,结合街舞、走秀等表演,现场互动不断,喜庆热闹。济南西关高跷队的“酸妮” “夏雨荷”与淄博的“小狐仙”“高跷奶奶”等表演者共同献艺,赢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整场民俗展演活动历时两个小时,环绕联通路-心环东路-华光路路段行进式表演,节目精彩,亮点频出,为市民献上了一场节日民俗文化大餐。
济南西关高跷队里,多位武高跷表演者展示了高超技艺。他们脚踩高跷,翻跟斗、鲤鱼打挺、叠罗汉等高难度动作一气呵成,矫健的身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精彩的弧线,将武高跷的刚劲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得现场观众惊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乌黑的大辫子、青白色相间的长裙,脚踩高跷的“酸妮”一登场就把气氛推向高潮。“酸妮”动作夸张搞怪,一会儿扭腰摆臀,一会儿做出各种滑稽表情,逗得观众捧腹大笑。扮演者韩义是男性,这是他继2023年元宵节后第二次在淄博参演。他笑言:“首次来淄博演出就被淄博市民的热情和对民俗的热爱所打动。”重回淄博,看到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他迫不及待登台传递欢乐。“夏雨荷”则优雅地挥舞着手帕,身姿婀娜,妆容精致,仿佛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穿越而来,与“酸妮”的活泼形成鲜明对比。
淄博的文高跷同样精彩,他们细腻的表情、灵动的步伐将生活百态演绎得淋漓尽致,举手投足间尽显文高跷独特韵味。“小狐仙”踩着高跷灵动登场,俊俏的模样,毛茸茸的狐狸耳朵随着步伐轻轻颤动,灵动的眼神宛如会说话一般,充满了淄博地域特色。“颜神财神”“徐媒婆”等民俗形象也悉数登场,与济南高跷队员在高跷表演中暗自“斗技”。淄博的高跷队伍融入了更多创意和巧思,用充满文化底蕴的表演赢得观众欢呼。
市民们热情高涨,齐声高喊:“酸妮,再来一个!”酸妮则双手一摊,幽默回应:“哎呀,下班了,今天就到这儿啦!”诙谐的互动让现场欢笑不断。淄博市民董楠激动地说:“太精彩了!过节气氛好浓啊!特别是这济南的高跷和咱淄博的高跷各有各的味儿,看他们一起表演,真是过瘾!”站在一旁的家人也点头赞同。
除了紧张刺激的高跷对决,现场的民俗表演同样精彩震撼。锣鼓铿锵,传承齐国尚武精神,展现新年朝气;穿着鲜艳服饰的秧歌队登场,彩绸飞舞,步伐灵动,充满欢乐祥和;芯子表演中,高空人物扮演角色,凌空飘然;身着宫廷服饰的模特一步一摇,尽显古韵风华,让人感受华夏衣冠之美……
据悉,2025淄博民俗展演大荟自2月7日—12日(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分别在张店区、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临淄区、桓台县、高青县、沂源县、高新区、经开区设展演会场,共举行12场。同时,每场展演设置多个主题,通过“线上直播+短视频”,为群众提供年味十足的文化供给产品。
鲁网淄博新闻热线:0533-3811076
责任编辑:刘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