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加拿大与菲律宾有了一份所谓的《来访部队协议》,也只是象征性的,作用有限。
▲当地时间2024年7月18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华市,珍妮·卡里尼昂接替即将离任的韦恩·埃尔,出任该国国防参谋长。图/IC photo
文| 徐立凡
据环球网报道,菲律宾正与加拿大就一项防务协议进行最后阶段的谈判,该协议将允许两国军队举行更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另据外媒报道,加拿大驻菲律宾大使哈特曼2月9日表示,加拿大与菲律宾即将完成一项协议,允许双方军队在对方领土上部署驻军。哈特曼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希望双方政府能在2025年底前完成协议的签署和批准。”
这件事其实炒了一年多了。早在2024年1月,菲律宾就与加拿大签署一份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份备忘录旨在推动菲加两国在军事方面的合作,其实就是为最终签署《来访部队协议》铺路。
看似动静不小,但扑面而来的都是讽刺意味。对于菲律宾来说,目前菲律宾与美国和澳大利亚都签署了《来访部队》协议,为域外国家军队在菲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拉大旗作虎皮没啥威慑作用,反倒搅乱了地区局势。
对于加拿大来说,近期面对主权受挑衅,国家尊严被践踏束手无策,却要在东南亚刷存在感。菲律宾和加拿大军事上的1+1,能变成几?
菲律宾在想什么
众所周知,菲律宾国贫军弱。尽管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矢言要把菲律宾军队打造成“世界级军队”,但2025年菲律宾的国防预算仅为3151亿比索(约46.5亿美元)。其预算在亚洲国家中也排名靠后。
如果与加拿大相比较,2025年加拿大的国防预算为338亿加元(约合246亿美元),菲律宾的国防预算仅为加拿大的零头。
力小而所谋者大。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就指着域外国家了。除1998年和2007年分别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了《来访部队》协议外,近年来菲律宾一直谋划着拉其他国家入伙。目标国家包括日本、加拿大、法国和新西兰。
2024年7月,菲律宾与日本签署了《互惠准入协定》,允许日本自卫队在菲律宾领土上部署军事力量,并进行联合演习。由此,菲律宾成为第二个允许日本自卫队驻扎的国家。第一个国家是澳大利亚。不过,菲日《互惠准入协定》目前尚未得到日本国会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寻找的目标国家,基本都是“五眼联盟”或“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成员国。只有法国例外。这两个机制的功能不言而喻。
除了给外国军队敞开大门,菲律宾近年来还踊跃在南海的各种军事演习中刷存在感。今年以来,菲律宾已在南海举行了首次美菲军演,自己又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搞了一场单边演习。
让南海问题国际化、司法化、冲突化,趁机摸鱼,这就是菲律宾想达到的目的。与加拿大签署《来访部队协议》,是这一套招数的组成部分。
▲2024年5月16日,中国海警局赤瓜舰执法员在菲律宾非法“坐滩”军舰附近巡查。图/新华社
加拿大图什么
拜登政府时期,推动美国主导的同盟体系向亚太地区扩张是重中之重。拜登政府的做法是,通过建立一系列小型多边机制让同盟体系实心化、网格化。“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奥库斯同盟(AUKUS,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组成的联盟)、美日韩合作框架等都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工具。伴随着美国同盟体系的发育,加拿大的战略地位和盟友价值下降了。
特鲁多政府不止一次挑战中国利益,大约就是为了显示其有用。在这方面,特鲁多远不如他的父亲、加拿大第十五任总理皮埃尔-特鲁多。老特鲁多一直努力避免成为美国的附庸。他把加拿大重油资源牢牢掌握在加拿大政府手中而不是卖给美国资本,就是一例。
在南海事务上,2023年,加拿大授权菲律宾可以使用加拿大的“暗船侦测系统”,以跟踪所谓关闭了定位的“非法船只”,这就是暗中使坏。同年,加拿大政府还配合美国,启动了名曰“地平线”和“霓虹行动”的亚太地区军事行动方案,每年向亚太地区派遣三艘军舰刷存在感。
不过,与菲律宾类似,加拿大也是“力小而任重”。最新鲜的例子是今年1月,试图在我国黄岩岛海域刷存在感的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遭我国海军驱逐。2月7日,加拿大国防部以对舰长阿德里亚诺·洛泽尔“失去信心”为由将其撤职。
既然没有信心,加拿大为何还要给菲律宾“凑份子”?
意不在菲律宾,而在美国。特鲁多政府想的是,通过在亚太地区的行动配合美国,有助于增加加美的战略协同、军事协同以及政府间互信。换句话说就如同投名状。
不过在当下,这张投名状似乎正失去意义。特朗普政府对于特鲁多丝毫没有信任的表示。不知道已成看守政府总理的特鲁多会不会因加菲《来访部队协议》感到尴尬。
▲当地时间2025年2月7日,特鲁多警告称,特朗普真的想要吞并加拿大,此前他并不是在开玩笑,因为他希望美国能够控制加拿大丰富的自然资源。图/IC photo
对中国和东盟都构成了挑战
目前还不知道加菲《来访部队协议》的具体细节。若比照美菲《来访部队协议》,每年有数千美军可以合法在菲律宾展开军事行动。加拿大显然没有这个实力。
加拿大军队人数不过6万多人,在北约总部、韩国、拉脱维亚、乌克兰等国家与组织部署了少量军人。每年轮换的人数大约一两千人。至于在亚太地区的海上行动,每次出动不过一两百人。一年200多亿美元的国防预算总额,也撑不起多大面子。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加拿大与菲律宾有了一份所谓的《来访部队协议》,也只是象征性的,作用有限。
但即使如此,也需要指出,如果真的搞出了这么一份协议,不仅是对中国利益的挑战,同时也对东盟构成了挑战。
东盟宪章对所有东盟成员国都有约束力。其中规定应坚持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依照东盟条约和国际惯例解决纷争,棘手问题交由东盟首脑会议协商决定。
而菲律宾作为东盟成员国,自行其事,引入域外势力介入域内事务,不断挑起纷争,激化矛盾,已经成了地区安全和发展的搅局者。对于菲律宾的危险操作,东盟及其成员国或许有必要问一下是非黑白了。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杨利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