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苏伟
图为检车员正在检查车辆牵引杆部位。
北起神朔线大柳塔站,南接神朔线朔州西站,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装备公司榆林分公司负责神朔线266公里的行车安全管辖,以及自备车辆的定期检修、日常维修及动态检测工作。这里全线平均海拔1000米,地形复杂,桥隧相连,桥、隧、涵占线路总长的30%,属于典型的山区重载铁路。
为保障煤炭列车的安全运行,铁路装备榆林分公司的车辆“医生”周志伟和他的同事们持续奔波在这条繁忙的运输线路上。
1月16日7点20分,周志伟和同事们就来到了神朔线神木北运用车间,准备为运煤车辆“看病开方”。
“今天又降温了,最低气温零下13摄氏度,现场作业时一定要严格执行作业标准。”伴随着当班主任窦春明的提醒,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了。
检车员主要工作是在货物列检作业场,对货物列车进行技术检查、货物列车自动机试验、铁路货车故障处置和修理等工作。
周志伟弯着腰,专注地盯着故障部位。工鞋在石砟路上深深地踩了一下,然后手脚并用地发力拆卸螺栓。他小心翼翼的把阀体放在干净的塑料布上,然后借助手灯的灯光,仔细观察着滤芯和橡胶圈。
“橡胶圈出现了一条裂纹。”周志伟一眼就看出症结所在,确认故障后,他熟练地拿起新的橡胶圈,开始组装。“组装完毕,抓紧试一把风。”然后他蹲在车底下,紧紧盯着刚刚换上的阀体,观察着底座,确定没有漏风后。“没问题,抓紧归位。”周志伟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快步走向下一辆需要检查的车辆。
“闸瓦磨耗剩余厚度已经20毫米以下了,必须更换新的闸瓦。”说罢,周志伟迅速从闸瓦箱取出一块新闸瓦,开始更换。“列检工作不仅是技术活,还十分考验体力,遇到车况不好、需要大规模更换闸瓦的时候,要高效率更换闸瓦,因为技检时间有限,不能耽误列车整点运行。”
冬天,行走在线路上,寒风刮得脸都僵硬了,只要一上线路,厚厚的工作服几分钟就被寒风吹透,只有不停地活动,才能暖和起来。每人每班次作业,光下蹲就达2千余次,要在大块石砟路上往返10公里。
“一天下来,步数通常都超两万。我们列检的兄弟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工作强度。”检车员童文说道。
“面对能源保供,我们一秒钟也不敢懈怠,近期降温,我们都是执行正职值班制度,24小时紧盯现场关键环节,生怕一个疏忽埋下事故隐患。”车间主任高凤才这样说道。
在“西煤东运”的能源运输大动脉上,满载的煤炭列车犹如飞驰在钢铁长龙,奏响着“铁路交响乐”。车辆“医生”们坚守岗位,守护着运煤车辆安全,让新春佳节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