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几家保险公司披露2024年的数据,他们再次证实了电车保险业务继续亏损,意味着电车的保险费很可能再次上涨,这对于电车车主来说无疑是一大考验,省下的电费都不够交保险费了。



近期某车企旗下的保险公司也披露了数据,指出保险业务亏损了1.5亿元,这意味着即使是熟悉新能源汽车的它也无法打破电车保险业务亏损的局面,如此情况下更确证了电车保险确实亏损严重。

2023年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保险费平均比燃油车高出1687元,其中15万至25万元车型的保险费比燃油车高出2000-3000元,如果再上涨,电车的保险费平均比燃油车恐怕得高出2000元了吧。

以一般家庭用户来说,每年行驶里程大约在1.5万公里左右,燃油车的每公里油费大约5毛钱,一年油费在7500元左右,电车每公里电费成本1毛钱,这样算起来能源成本每年就能省下6000元,算起来确实挺省钱的。

不过这是拥有自有停车位,使用家用电充电的成本,如果是使用公共充电桩就不一样了,广州的公共充电桩每度电的电价普遍已达到1.5元,按照电车每百公里15度电计算,那么每年的电费成本将达到3300多元,那么省下的电费有很大一部分就得交给保险公司了。

电车还面临着数年后,更换电池要5万到8万的价格,而二手电车几乎不值钱,到那时候换车的时候就发现综合使用成本竟然比燃油车高太多太多了。



电车的保险一直亏损,在于电车自身的特点造成的。为了增加电车的科技含量,电车搭载了太多的电子设备,普遍来说,电车搭载的芯片数量高达千颗,而燃油车的芯片大约在300颗左右,更多的电子设备,导致电车更为容易损坏。

这些电子设备价格异常昂贵,媒体曾报道指出智驾模块渗水损坏后更换成本就要数万元,更换一个显示屏就要数千元,碰刮导致摄像头损坏更换也是数千元,如此高的价格,导致普通的碰刮事故造成的损失都可能是近万元。

与燃油车数百年来的发展,车企需要考虑维修成本不一样,电车企业普遍强调科技化,由此电车的诸多部件都是模块化设计,某车企的车身还是一体化压铸,这就导致了电车一旦发生事故,维修的时候往往不是某个损坏的小部件,而是一个模块,价值更为惊人。

这种模块化设计还导致电车的维修难度极高,某车主就吐槽说自家的电车使用两三年时间,每次发生故障后动辄就是返厂维修,返厂维修的拖车费成本高达6000元,进一步拉抬了修车成本,而且这还严重影响了车主的用车。



如此也就不奇怪保险公司不愿承保电车了,此前就有媒体报道指出一些电车车主由于事故较多,导致多家保险公司拒绝承保,可以看出保险公司对电车的抗拒,为了平衡成本,恐怕保险公司只能进一步提升保险费,面对如此情况,如果买车,还买电车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