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后浪生活教室,作者后浪生活教室
复盘一下,这个春节有几句话你一定不陌生吧:
“现在存款多少啊”
“在哪工作,月薪多少啊”
“你也不小了,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
“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吧,记得你小时候唱歌可好听了”
i人不语,只是一味假装很忙。
这个年,终究是被我们在喧闹中过完了。当春节的第一声鞭炮响起,又到了i人朋友焦灼的“社交高峰期”。手里的车票分明写满了思念,超高强度社交又让i人满脑子只有“想逃”。
无论是走亲访友的欢聚时刻,还是回老家被安排集中相亲的约会场景,大家或希望在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或希望有秘籍助力自己从中逃离。当然,不止春节,从面试沟通到职场社交,如何兼得高密度社交中的礼貌与舒适感呢?
不如借着春节社交的余温还未散尽,欢迎来查收这份i人的社交图鉴。
比起想尽办法“熬过”一场重要的社交,从一开始就降低社交的难度才更科学!不如现在就跟着书中的方法练起来吧,希望明年春节的你,能在每一场社交中乐在其中。
《社交氛围感》/ [美]斯科特·劳斯
学会非语言沟通
—— Body Language使我们收获更精准的信号
如果你也曾想努力变e,苦练高情商说话指南?
不妨先来看这个公式:
人类的全部信息表达=7%语言+38%语气+55%肢体语言
所以,如果语言沟通无能为力,欢迎你大胆迈出非语言沟通的第一步。
正如你会对周围的人有不同的初始判断,一见钟情的迷恋或是未卜先知般的抗拒,这些情绪究竟从何而来?
这些都源自于他人呈现给你的状态和沟通氛围。具体来说,本书将会帮助你从小事入手,全面细致学习语言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基础后,你将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譬如某人表现出来的状态——欺骗、愤怒、自信等)。这些本质能帮助你做出关于这个人以及当下情况的判断,也可以助你选择疏离或亲近他们。
更重要的是,书中提出的所有图解和练习均可以在生活中随时应用,过不了多久,你将会自然而然开始识别新闻人物、网络主播、家人朋友在你面前显露的线索,这些肢体语言传递出的信号能帮助你有效识别此刻的谈话状态,精准判断你的下一步该做什么,同时帮助我们构想构想诸多巧妙的补救措施。
请相信,当遇到的小插曲得到化解时,你的内耗和不愉快的瞬间会自己悄悄溜走的。
不如先来看两个例子:
约会氛围不太妙?你可以……
提问,上述图片中的女士,有哪几处可以看出她对这场约会并不开心?
一边眉毛扬起
无精打采的姿势
拇指和食指抵住脸颊
上唇的一侧微微抬起
这种时候,如果你是男方
在你的约会对象讲话时,慢慢把身体向前倾,露出微笑,保持真诚的眼神交流。礼貌的女生一定会回你以微笑。稍稍低头,告诉她你正在听她说的一切。不要晃动身体或者做出多余的动作,让她明白你的注意力全都在她身上。到你讲话时,声音要保持低沉,但不要太刻意。
如果对方两根眉毛同时挑起,说明约会开始逐渐顺利。
面试官的脸色不好看?你可以……
求职时,当HR露出上述表情,你的面试大概率要亮起红灯了:
眨眼频率增加
鼻孔张大
撅嘴
双手交叉,手握某物
这种时候,别忙着心里默认自己完蛋了,还有得补救。
例如,当你看到面试官噘起嘴,很可能表明他不同意你表达的观点。也许你正在叙述自己的工作方式。为了挽救,你可以补充说:“我以前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但是现在,我的方法会更加妥当……”接着再迅速组织出一种更恰当的说法。
如果面试官正以两只手作为屏障,你可以给面试官一些东西,任何能够让他们动手的东西都可以。这样就可以从物理上打破屏障,趁这个机会,进一步交流。
如果你看到张大的鼻孔,可以试着慢慢地深吸一口气,然后等对方说话的时候缓慢地呼出。这样做的同时,慢慢地露出一个示好的微笑。这样对方的镜像神经元会被激活,他也会以微笑回应。在微笑的时候,张大的鼻孔会变回正常。(微笑是万能的!如果你不记得其他技巧,缓慢地微笑准没错。)
想内耗复盘?不存在的
——读懂肢体语言到底如何更好地帮助我们
或许会有读者感到好奇,通过肢体语言逐帧分析社交场景看起来好像更累了,为什么不干脆直接讲出来?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大家不妨回忆一下无声电影的时代——彼时,以肢体动作传递情绪被视为一种艺术表达的形态,譬如卓别林,有人曾这样评价他:“他的身体本性超越了人类天性。”在影片呈现的情绪点上,卓别林总是在用夸张的动作努力将自己的身体行为外化成一个机械组装体,完美的契合了受众对工业时代的解构,这种肢体语言与主题之间的内在共振,没有任何一句台词可以具备同等的力量。
《摩登时代 Modern Times (1936) 》/ 查理·卓别林
当然,相信在本书出现之前,大家对肢体语言的议题也一定不感到陌生:
FBI教你读心术、
以下几个动作说明TA很爱你……
关于肢体语言的相关话题大多会放置在对于具体动作行为的解读,但本书期待能为你带来不同的视角:
作为信息接收者解读对方的身体语言,或是作为表达者控制自己的身体语言,对于当下时代而言,后者显得更为重要。
而对于本就对高频社交怀揣压力的i人,本书的观点也绝不鼓励大家内耗复盘。比起拥有误解风险的揣度他人,不如让自己学会如何精准表达和判断信息,这是当下我们对肢体语言学习更为重要的课题——肢体语言的知识可以使你成为更轻松快乐的人。
读过本书,当你对解读肢体语言有了更好的理解,你看待周遭的方式也会渐渐变得不同。比如,去买二手车时,如果销售躲避你的眼神,你就会明白应该及时离开;如果老板找你谈话,身体前倾、下巴抬起、手指交叉,那大概率是会有好事发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或许正在面临肢体、触感的不断虚拟化进程,这种真实的当下感受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低,譬如,我们逐渐用车轮代替双脚走在土地上的感觉,用一个龇牙的emoji代替了本该充满默契的相视一笑。换言之,人与人之间真实的连接似乎正在消失。也期待通过《社交氛围感》 中对于肢体语言的解构,越来越多人能通过感知他人的身体行为,获得更多真实的「存在」的力量。
然后,愿我们能收获一个更加多彩的世界。
更多资讯请点击
@后浪生活教室
@后浪图书旗舰店
@后浪生活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