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消费新纪元」
作者|奈尔
发布|消费纪
声明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再发布
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未完全消散,上海的街头巷尾已经弥漫着情人节的甜蜜气息。对于在这里工作的90后女生“鱼饼”来说,这个情人节注定与众不同。
作为一名资深的乙游玩家(乙女游戏是专门针对女性玩家开发的一类游戏),今年,她决定尝试一种全新的体验——cos委托。
所谓的“cos 委托”是二次元领域中基于cosplay的一种服务形式。在这个圈子里,提出委托并支付费用的一方被叫做 “单主”,而 cos 指定角色的那一方则被称为 “委托(老师)” 。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一位女生通过付费形式邀请另一位女生扮演成自己喜欢的男性虚拟角色和自己约会。”
cos委托对玩家而言,并非一句 “纸片男友走进三次元” 就能全然涵盖,它背后蕴含的情感,或许只有乙游玩家才能深切体会。当这种服务打破了虚拟和现实的壁垒,也给女性玩家带来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2021 年,极光数据发布的《当代青年婚恋状态研究报告》指出,当下青年群体的亲密关系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更多新型两性关系不断涌现并逐渐被大众接纳,“纸性恋”(Nijigen Complex)便是其中之一。
2023年7月,一则关于玩家与角色恋爱的视频《我恋爱了,爱上了一个纸片人》在B站收获了超过80万的点击量;2024年,《爱神的箭射穿我,却只和你擦身而过》在B站创造了70万点击量。同时,在国内规模最大的女性文学网站晋江文学城中,“纸片人” 标签其下的搜索记录多达近300页......
对于女性玩家来说,在乙游里开启一段恋情易如反掌:通过充值付费或者投入大量时间精力 “肝” 游戏,就能与虚拟的纸片人建立联系。国内多数乙游都主打陪伴与代入感,玩家与男主之间的情感羁绊其实远不止于官方剧情文案。更多时候,这种情感羁绊延伸至生活的角角落落。
可以说,国内乙游对女性玩家情感需求的满足,或许比大众所了解的更为深入。然而,随着玩家需求的不断升级,传统的游戏互动模式,如文字对话、语音互动等,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情感陪伴,但始终无法突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在这一背景下,cos委托的出现为女性玩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情感消费方式。
显而易见的,cos 委托的火爆,和当下女性游戏群体的壮大紧密相关,从游戏大环境来看,近年来,女性在游戏领域的活跃度持续攀升,从传统的休闲益智游戏,到如今热门的角色扮演、恋爱养成、MOBA竞技游戏,都能看到大量女性玩家的身影,据极光大数据调查显示,截至 2024 年 9 月,国内女性游戏玩家数量已突破 3 亿大关。
(图片来源:Solo游戏)
事实上,女性不仅是游戏的重要参与者,更展现出了强大的消费能力和影响力,为游戏市场的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报告,女性向游戏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124%,远超其他游戏品类,成为游戏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女性在情感消费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因为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游戏中的虚拟互动,因为渴望将这种情感体验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因为cos委托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为玩家提供了一个与"纸片人男友"面对面互动的机会。因此,可以说女性玩家情感消费的升级是推动cos委托高速生长的另一重要因素。
cos委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漫展中的角色cos。早期,coser们主要是出于对动漫、游戏角色的热爱,自发进行角色扮演。随着乙女游戏的兴起,一些敏锐的 coser发现了女性玩家对于与游戏角色亲密互动的需求,开始尝试提供有偿的 cos委托服务。
“我们无法相见,可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你的机会。”
在cos委托的世界里,单主们往往怀揣着跨越次元与他们见面的想法。在现实生活中,玩家无法与心心念念的纸片人恋人真正相遇,但被称为“造梦师”的cos委托为他们搭建起了一座梦的桥梁。当曾经漫长的等待和找寻都变得值得,这就不仅是一场简单的约会,更是单主与角色之间跨越重重阻碍的浪漫邂逅。
“一般而言,单主拥有极大的自主性,能依据自身的喜好定制约会场景。像是如一起逛街、看电影、共进晚餐、拍婚纱照等。委托的时间也从最初的几小时延长到一整天甚至更长。”关于cos委托,“鱼饼”这样说道。
在委托的具体流程中,“鱼饼” 分享道,一旦确定接单,委托老师便会发送一份调查问卷给单主,内容涵盖约会当天单主期望的称呼、所能接受的亲密程度,以及日常饮食口味偏好和恋爱模式等方面。
“鱼饼” 还补充了一个行业“热知识”:“这些coser大部分都是女生反串,毕竟和陌生的男性在一起,你总会有不安全感,大家都是女生的话,好像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这样的人员构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单主在委托过程中的安全感,也成为cos委托服务的一个特色。
“鱼饼” 还提到,在约会前的准备阶段,为了营造更加真实的恋爱氛围,委托老师和单主会在几天前就换上情侣头像,并适当提供语C(语言cosplay)服务,让单主在心理上提前沉浸于与 “纸片人男友” 的恋爱中。并且,送给单主的礼物似乎是这个圈子不成文的规定。最后,在没有连续委托安排的情况下,约会结束后双方还会继续保持1到2天的情侣头像状态,延续这份服务。
虽然看起来很浪漫,但其实cos委托的服务成本并不低。“鱼饼”表示目前市场上的价格没有统一标准,“有三五百一天的,也有一两千的。价格的差异主要源于委托老师的知名度、专业水平以及服务的复杂程度。知名度高、经验丰富的coser,价格自然也相对较高。而对于一些小众或新出的角色,由于服装道具获取难度大,制作成本高,也会导致委托价格上升。”
消费纪顺着 “鱼饼” 提供的信息,深入各个社交平台进行浏览。在这个过程中,消费纪发现,除了coser本身的服务费用,单主还需承担一系列额外开销:无论是与coser约会时的餐饮费用,还是因跨区域委托产生的差旅支出,都毫无例外地由单主买单。
倘若单主指定coser扮演此前从未出过的角色,那成本更是直线上升。从设计定制的角色服装,到打造契合角色的妆发造型,每一个环节的费用都需要单主独自承担,这无疑大幅增加了cos委托的消费成本。
这种高成本的消费模式,使得cos委托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经济条件较好的玩家群体中。尽管如此,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服务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尝试这一新型的情感消费方式。
说了这么多的“情感”,还是要回归市场的“现实”。
委托价格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一方面反映了其新兴和活力,另一方面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选择困扰。不少单主在选择coser时,要综合考量自身预算、期望的服务质量以及对角色还原度的要求等多方面因素,一不小心就会“踩雷”。
例如,乙游委托的第一步,是要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心仪的委托老师,但有些coser虽然价格低廉,但在角色还原度、服务态度或专业性上可能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单主的体验大打折扣;而有些高价coser虽然口碑较好,但其高昂的费用和额外的成本支出也让许多玩家望而却步。
加上随着cos委托市场的潜力日益凸显,不少原本活跃于动漫、影视等其他领域的coser,纷纷将目光投向乙游cos委托,甚至一些此前毫无相关经验的素人也踏入这片市场。然而,由于这一行业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导致单主与coser之间时常产生分歧和矛盾。
比如约会体验的优劣、角色妆造的还原情况,往往是基于自由心证,并且委托双方通常仅通过口头约定达成合作,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一旦出现一方单方面毁约、逃避支付费用,或者单主对委托服务不满意等情况,押金退还问题便会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
例如,当单主认为 coser 的角色还原度未达预期,要求退还部分押金,而 coser 觉得自己已尽力完成委托,拒绝退款,双方就容易陷入僵持。
在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当事双方往往陷入维权困境。据消费纪了解,目前,他们只能借助网络平台发布避雷帖“挂”人,试图提醒其他消费者,但遭受的经济损失基本难以挽回。
事实上,在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圈子里,关于cos委托是否物有所值的争论从未停歇毕竟在部分人眼中看似毫无必要的消费,于另一些人而言,却是情感上的慰藉与救赎。
在cos委托持续壮大的当下,各方反应不一。有人急切呼吁尽早落实相关行业规范,有人敏锐察觉到其中潜藏的商机,还有人因市场乱象而深感失望。然而,我们绝不能忽视,cos委托得以存在的根源,是情感和市场等多方面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应被简单地定义为“恋爱脑催生的产业”。
“觉得戒断的痛苦反而是证明幸福来过的证据,约会结束也不代表幸福就结束了。我现在把约会归为异地恋的见面时刻,只要有爱,我们总会再见的。”一位网友这样说道。
或许cos委托对他们而言,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消费行为,而是让玩家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寻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那份慰藉,也正是这份情感的力量,支撑着 cos委托在争议与期待中不断前行。
end
联系人:阿丸
联系电话:15293117071
(微信同)
媒体合作
联系人:妮蔻
联系电话:18117332945
(微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