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和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的成效,深化长效管理机制,不断优化生活垃圾投放环境和提高便利化水平,徐汇区枫林街道遵循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建设标准,于近期完成了宛南六村、徐家汇花园、青松小区、西木小区、橡胶小区等6个垃圾分类精品库房以及25个点位的专项更新建设工作。
设施改造标准化
新完善的生活垃圾箱房内设置了存桶区、工具区、投放区和清洗区等基本功能区间,并安设了排水沟、洗手池、拖布池等设施,保障了垃圾箱房基本功能完善、内部整洁有序、方便居民投放,也为保洁人员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工作环境。
西木小区库房改造后
青松小区库房改造后
投放环境精致化
改造后的生活垃圾库房根据居民需求设置了不同数量的四分类投放口,感应门自动开盖,实现了无接触投递;箱房内部配备了排风扇、灭蚊灯、智能除臭装置、防水插座等,有效避免了卫生隐患;工具区的收纳功能既合理利用了空间,又美化了公共区域环境。
特色亮点精品化
各垃圾分类精品小区将居民区内闲置的场地打造为一座座环保小屋,将部分区域设置成为“一米菜园”,使其成为社区垃圾分类宣传科普的新阵地,融入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在环保小屋内,居民们通过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使得垃圾分类的宣传更具趣味性,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与剪纸的艺术性、观赏性相融合。
各类环保手工艺术品
通过彩纸和剪刀,为废旧纸张赋予新的“生命”,让居民在艺术创作的同时,自觉地成为社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员”“讲解员”。同时定期开展环保手工活动,将看似无用的废旧塑料变为充满生机的“绿色宝藏”——环保塑料零钱包,进一步让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居民的生活点滴,实现环保和创新的双重目的。
宛南六村生活垃圾库房改造后
回收服务精细化
许多生活垃圾库房内还设置了“沪尚回收”固定型服务点,为周边居民提供可回收物交投服务。点位内设有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容器,包括玻璃、金属、塑料、纸张、织物五大品类,并设有公示牌,明确了回收人员及单位、回收价格、回收种类、服务时间等信息。服务点的设立,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区内可回收物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宛南六村和徐家汇花园小区,还配置了一台崭新的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提供玻璃、金属、塑料、纸张、织物等五类可回收物回收服务,实现24小时全时段可回收物固定点位自助投放,有效满足社区居民对家中闲置可回收物品的处置需求。回收箱的操作简单明了,居民只需用手机微信扫描回收箱上的二维码,登录相关小程序,然后根据手机上的步骤选择投递废品的品类,相应的投递口会自动打开。当市民完成投递,后台便会自动称重、结算、提取现金,不到2分钟便可完成可回收物的投放。
徐家汇花园小区库房改造后
科技赋能精良化
目前,改造后的垃圾库房均安装了智能可视化监管设备,通过实时源头垃圾分类工作监管,强化垃圾分类工作的上下游协同管理水平。通过智能预警设备和在线监控的软件系统功能,构建一条“源头—识别—预警—整改”垃圾分类监测的完整链路,提供信息回溯、查询、结果反馈等跟踪管理。
智能可视化监管系统不仅能智能取证、实时反馈,还能依靠智能语音配置进行“云劝导”,在实时监控和智能识别过程中自动提醒居民正确垃圾分类,引导广大居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此外,小包垃圾自动识别、混投报警等智能场景,接入“一网统管”平台,形成了“发现、派单、整改、销项”的实时闭环管理机制。
记者:王永娟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