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不是法定节假日,但是在民间,这天还是相当重视的,尤其是在古代,关于元宵节的记载,更是数不胜数。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每年正月十五,关于其名字的由来,《说文解字》记载:“元,为始;宵,为夜。”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名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迎紫姑等等,但其实还有一个习俗,那才是重头戏,却经常会被大家忽略掉,那就是祭祖先。元宵节,也被称之为上元节,与之对应的还有中元节“七月半”,以及下元节,这三个节日,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那就是祭祖先。
像在我们赣北地区,正月十五,祭祀祖先,给祖先送灯,可比赏花灯这些习俗要重要的多,所以正月十五,祭祀祖先,也是这个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它有哪些传统和讲究呢?正月十五祭祖先,提醒:1不踩,2不忘,3要带,忌2事,别坏了规矩。
正月十五1不踩:不踩别人家的坟头
正月十五这天祭祀祖先是坟祭,也就是要去上坟的,另外还有带上,新买的花灯,到墓地祭祀,并且点燃花灯。在祭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冒犯了先人,走路的时候,一定要看着路,不要去踩别人家的坟头。
这样会冒犯先人,容易给自己带来祸端,而且被别人看到了,也觉得你在欺负他们家的祖先,很容易发生矛盾纠纷,因此要懂得忌讳,尤其是祭祀的时候,谨言慎行,不能马虎对待。
正月十五2不忘:携带吉祥果、保证点灯之后的安全
既然是祭祖的节日,那么在祭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携带好供品,比如说吉祥果,这些就不要忘带了,它有好的寓意,也是希望祖先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鲜甜可口,同时庇佑自己新的一年,生活可以甜甜蜜蜜。
元宵节祭祖,会点燃灯,这个灯,是用蜡烛做的,此时天干物燥,需要格外的小心,所以点灯之后,要保证周边的一个环境安全,尽可能的都放在香炉之上,周边不要有干草之类的,另外,就是可以选择一些明有明火的灯。
这个也是避免火灾的一个发生,也是更加文明祭祀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山里上坟的,更是要格外的注意。
正月十五3要带:虔诚之心、有心祭拜之人、彩灯
正月十五祭祀先人,要有一颗虔诚之心,既然选择了祭祀,就要遵循传统,这个也是对先人的一种敬重,不能够冒冒失失,甚至在祭祀的时候,大声喧哗,吵吵闹闹,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家里的孩子,年纪如果比较大,想要去祭祀的话,也可以带着一块去,既然有心祭拜,就要成人之美,同时也是让祖先,可以庇佑家里的后代,兴旺发达,以后,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彩灯,这个是祭祀的时候,必须要带的,就像是清明节要带花是一个道理,所以这个不能够遗忘,一般人们会在很早之前,就会提前准备好,在祭祀的这天,则会拿出来,然后拿去一起上坟。
正月十五忌2事:家庭吵闹、出远门
在这个团圆的日子当中,一定要注意,家庭不能吵吵闹闹,要和气一些,正所谓和气才能生财,如果你吵吵闹闹,也不利于家庭的一个团结,祖先看到自己的后代这样,也寒了新心。
另外,在这天,也不适合出远门,因为它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出门,就是希望陪着家人一起过完节,而这天你突然出远门,岂不是破坏了这份团圆。
周三就是元宵节了,它也是一个祭祖的节日,如果是在家里上坟祭祖的话,可要遵守老规矩,不能冒犯了祖先,这也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相信,你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祭祀与他们,也会得到回响,新的一年,顺利安康,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