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和长宁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法援帮‘宁’答”栏目,精心选取市民关注度较高、咨询较多的典型案例深入讲解,以期让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众,持续传递司法温情。

咨询案例

前不久,市民冯女士来到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咨询,说起了她在家门口一个美容美发店充值的事情。

一开始,冯女士对该店内一名发型师为其设计的发型很满意,如若日后经常去消费,办理一张会员卡会优惠很多,于是她当即充值了3000元。

谁料想,后来,该发型师离职了,由其他发型师接手,冯女士对他们的服务表示不满意。对此,她要求美容美发店退还会员卡内余额,门店却称,店面一直正常经营,不影响冯女士的正常消费,拒绝退款。


问:在门店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冯女士是否有权要求退还卡内余额?

答:冯女士行使消费者选择权,决定不再继续接受该商家服务,有权要求商家按约定退还未消费部分的预付金额。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问:商家推诿不愿意退还剩余的预付费,冯女士该如何维权?

答:考虑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具有自由选择消费内容的权利,消费者在决定不接受消费的时候是无需任何理由的。实际上,充值类型的消费卡是消费者与商家之间达成的预付费协议,不构成消费者对进行消费做出任何承诺,商家不得强迫消费。


法援律师建议


从实际生活来看,充值型预付费仍较为流行,尤其是在服务行业,依旧是商家获取资金、消费者得到价格优惠的双赢商业模式。

不可否认的是,预付费的金额沉淀使得消费者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预付费卡进行消费时要理性谨慎,不要相信口头承诺,注意防范其中的风险。尽量选择经营资质健全,商誉良好的商家。

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与商家协商解决,同时要注意保存相关消费凭据,收集维权证据,及时向消保委或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获取帮助。

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华阳路112号2号楼大厅

法律援助咨询热线:12348


资料来源于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网络

撰稿:闫 漫

编辑:程 前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