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评诗

第495首


原诗

我妈的日常

文/沈浩波

我妈今天非常愤怒

因为她读了一则假新闻

我妈今天非常高兴

因为她读了一则假新闻

我妈今天咬牙切齿

因为她读了一则假新闻

我妈今天眼含热泪

因为她读了一则假新闻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国内最著名的出版人之一的诗人沈浩波的诗《我妈的日常》,这首诗的结构是简单的,使用的词语也是简洁的,但是诗歌的信息量非常大。诗人通过重复内容“一则假新闻”,表现了母亲的喜怒哀乐,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假新闻背后的内容,而更进一步联想到母亲的反映或许是自身喜好决定的。通过这首诗,我们更能联想到当今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为了博眼球,假新闻泛滥,标题党横行,从而操纵了人们的情绪,对于那些辨识能力不高的人来说,这就是赤裸裸的欺骗。而诗人的母亲或许就是假新闻的受害者之一。下面通过诗歌文本简要分析。

第一节中,母亲的愤怒,是因为读了假新闻,可以理解为母亲能分辨这是假新闻,所以愤怒,另一方面,是新闻生产者故意制造令人愤怒的假新闻,引发母亲的愤怒。从这一逻辑来讲,母亲愤怒的罪魁祸首就是假新闻。

再看第二节,母亲的高兴是因为读了假新闻,那么,这些假新闻就是故意做成符合她这类人口味的,这就是情感的欺骗与操纵,满足她这类人的心理需要。虽然假新闻能够对人心起到慰藉的作用,但是人们对真相同样有本能的需求。相比快乐,知道真相才是最终的追求。

接着第三节,母亲咬牙切齿,因为读假新闻,这与愤怒的情绪如出一辙。消极的情绪甚至快要爆发,而且还有一定的攻击性,这说明母亲愤怒到了极点。而这样的假新闻更让人意外,更让人难以理解,母亲这种恨的情绪,很显然是被带了节奏,中了新闻制造者的圈套。

最后是母亲眼含热泪的场景,同样是因为读假新闻,这就是在欺骗读者的眼泪,充分利用了读者的同情心,这是对良知的践踏,是对善良的欺辱。假新闻制造者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玩文字游戏,引导读者误入歧途,走入了假新闻制造者的文字陷阱之中。

这首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诗人所描写的正是当下社会老年人的普遍现象,随着手机智能化及科技的发展,人们接收信息越来越便捷,而且多样,让人眼花缭乱,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自觉接收信息的投喂,而懒得去分析真伪,情绪直接跟着文字走,最终被假新闻所控制。假新闻就如假酒一样,对身心会产生巨大的伤害,所以,处在当今鱼龙混杂的信息流中,我们要始终秉持着,先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心理,才能从假新闻中逃脱。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诗人简介


沈浩波,诗人、出版人。橙瓜见证·网络文学20年百位行业代表人物。 1976年出生于江苏泰兴,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为世纪初席卷诗坛的“下半身诗歌运动”的重要发起者。2004年,受邀到荷兰与比利时举办专场诗歌朗诵会。出版有诗集《心藏大恶》《文楼村记事》《蝴蝶》《命令我沉默》。曾获第11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人民文学》诗歌奖;《十月》诗歌奖;中国首届桂冠诗集奖;首届“新世纪诗典”金诗奖;第三届长安诗歌节·现代诗成就大奖等。同时,作为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创始人,是国内最著名的出版人之一。

往期诗评

格命草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4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付费评诗,付费写诗评集,付费推广诗歌,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

《格命草诗评(第二辑)》

《格命草诗评(第三辑)》

《格命草诗评(第四辑)》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历时大半年,共收录诗评400篇,58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0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2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50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欢迎收藏阅读。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