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检测设备。
本报讯(见习记者江庆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王卫庆团队、研究员陈昌团队合作提出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多重微空间偏移拉曼散射(mμSORS)光谱技术,只需将手掌轻贴在检测设备上,就能准确测量血糖水平。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代谢》。
全球糖尿病患者数已超5亿,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效且规律的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目前常规血糖检测方法均需侵入皮肤,可能引起疼痛不适或血液感染等问题,降低了患者长期血糖监测的依从性。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则面临准确性和通用性挑战。
研究团队提出了mμSORS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并证实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皮下不同深度同步探测能力,可有效降低表皮背景信号干扰,极大提高血糖检测信噪比。
研究团队纳入了200名糖尿病患者和30名健康者开展临床研究,并收集了30多万套由“金标准”静脉血糖值所标定的mμSORS光谱数据集。血糖预测模型建模及分析结果表明,mμSORS无创血糖检测值与静脉血糖值之间绝对误差的平均值为14.6%,无创血糖检测值落在共识误差网格临床可接受区CEG(A+B)的占比高达99.4%。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技术无须进行个体校准,适用于不同人群,为未来大规模应用奠定了通用基础。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2255-025-0121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