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表姐

哪吒2》票房破70亿了,已经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票房成绩,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真是太燃了!



回顾《哪吒2》的成功,并非偶然,了解完整个制作背后的故事你会发现,它若不火,天理难容。

五年前,《哪吒1》已然成为了国产动画的一次“闪光”。

谁也没想到,五年后的《哪吒2》更是成为了国产动画工业化的一次硬核“进阶”。

相比第一部,这部续作无论从制作规模还是技术难度上,都实现了全方位的升级。

它不是一部依靠“情怀”来讨好观众的续集,而是一部靠实力说话的诚意之作。

为什么会这么说?

在这部电影里,几乎所有制作难度都被拉满。

全片有1900多个特效镜头,超过1万个特效元素,这些远远超过了《哪吒1》的1400个镜头。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138家中国动画公司、4000多人参与其中,这可以说是国产动画史上绝无仅有的“集体战役”。



而导演饺子对此的要求只有一个——做到最好。

为了追求极致,团队日以继夜地赶工,很多动画师因为强度太大选择了离职。

但那些坚持下来的人,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死磕”出来的电影。

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对其中的很多镜头印象深刻。

比如,“穿心咒”的镜头,它源于哪吒“削肉剔骨”的神话传说。

饺子希望这个场景不仅要有视觉冲击力,更要体现哪吒挣脱枷锁的精神内核。

所以,为了完成这个10秒的镜头,团队制作了600多块“撕裂的肉块”,每一块都需要独立建模、上色、渲染。



这种细节上的死磕,直接导致制作时间拉长到整整一年。

还有洪流大战的场景,这个镜头里有2亿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拥有自主运动的意识。

为了让战斗呈现出三维立体化效果,团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仅渲染就做了无数遍。

饺子坚持所有战斗要有冲击力,观众不仅要看得过瘾,还要感受到“破天荒”的震撼。

再有,铁锁链镜头也是影片中不可忽视的亮点。

妖族被困在海底炼狱,每人身上缠绕着锁链,当开始战斗时,这些锁链需要随着动作甩动,展现出乱中有序的美感。



这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制作团队花了1年时间,才解决了动态协调、质感表现和穿帮问题。

饺子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完美,他认为即使是“锁链”,也要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的背景。

虽然制作过程中曾尝试寻找国际团队合作,但由于文化差异和技术理解上的偏差,效果并不理想。

最终,所有镜头都由中国团队合作完成。

如果你留心观察,在影片的结尾出现了138家中国动画公司的名字。

饺子说:“我们以前仰望的那些大山,其实也是一步步死磕出来的,我们也能做到。”

这些话,不仅是对团队的肯定,也传递出了国产动画的文化自信。

如果说《哪吒2》的技术突破是它的硬实力,那么导演饺子“不认命”的精神,就是它的灵魂所在。

饺子原名杨宇,大学时读的是药学专业,却因为对动画的热爱,毅然自学动画软件,转行做动画。

他曾花3年半时间制作了一部16分钟的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这部作品拿下了30多个国内外奖项,但饺子却因为行业不景气,陷入了长达6年的低谷期。

即使如此,他从未放弃梦想,坚持用作品证明自己。

正如哪吒喊出的那句:“若命运不公,我便和它斗到底。”

在《哪吒1》时,国产动画工业化几乎是一个空白,饺子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摸索。

到了《哪吒2》,他依然将“不认命”的精神贯穿始终,不断挑战新的技术难题。



饺子对细节的要求极其严格,很多镜头在制作时被修改了无数次。

这其中就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有一位特效师负责申公豹变豹子头的镜头,但是,磨了两个月仍未达到饺子的要求,最终迫于压力便选择了辞职。

谁知,当这位特效师跳槽后,新入职公司接到的外包任务依然有这个镜头。

主管领导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最终,这位特效师还是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镜头。

饺子调侃说:“人能不能改变命运我不知道,但让申公豹长毛是他的命。”

除了团队的努力,饺子本人的付出也让人动容。

他每天工作到凌晨四五点,电影上映后坚持手绘票房破亿的庆祝海报。

45岁的他已经白了半头头发,但他说:“只要还能做动画,我就不会停下。”

饺子,用自己的坚持,改写了国产动画的命运。

《哪吒2》从上映到现在,短短几天时间,出现现象级的的爆火,既是技术上的胜利,也是精神上的胜利。



它用一帧一帧的极致追求,让观众看到了国产动画的诚意;

它用饺子“不认命”的精神,赋予了作品独特的灵魂。

138家公司、4000多个人、5年的死磕,换来了今天的成就。

国产动画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离不开无数像饺子这样的创作者,他们用汗水和坚持,为中国动画铺出了一条路。

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国产动画踏上这条路,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