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万幸,14个月大的女婴从三楼意外坠落,奇迹生还;这是温情,5元、10元、100元……爱心捐款“聚沙成塔”,汇聚成15万元爱心援助;这是希望,开颅手术后,女婴从昏迷到认人,从学会坐到能跑能跳,如今已与正常孩子相差无几。


女婴的父亲此前在青岛送外卖,母亲在家做全职主妇,最近,夫妻俩决定开一家小吃店,为家庭寻找新的出路。本期《听·见》,为您讲述夫妇俩面对意外突袭后,如何经历绝望与重生。

爱心创造奇迹

我叫邓菊荣,是个家庭主妇,老公在青岛做外卖骑手。2024年3月10日,我们家发生了一场悲剧:我在外屋拖地,只有14个月大的女儿小星悦独自一人在飘窗上玩,从三楼意外摔下。不幸中的万幸,小星悦虽然颅脑严重受伤,但还有呼吸,被紧急送往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了开颅手术。

半岛都市报第一时间跟踪报道了这件事,小星悦的伤情引起全社会关注。那段时间,青岛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外卖骑手自发地开启了一场爱心接力:骑手微信群里,5元、10元、100元……捐款“聚沙成塔”,大家都希望“尽自己微薄之力,愿小孩子早日康复”。就这样,再加上两家爱心企业的捐款共8万元,没几天时间就筹集了15万元。


小星悦头部受伤严重,开颅手术去掉了约三分之一的头盖骨,术后很长一段时间昏迷不醒。“星悦,这是你最喜欢的小玩具”“这是哥哥,他也来陪你了”……我和孩子爸爸在医院陪护时,想尽一切办法触动孩子回应。

有一天晚上,孩子爸爸指着灯问小星悦:“宝宝,告诉爸爸灯在哪里?”小星悦微微翘起手指头,指向了天花板。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俩激动了半天。从那时起,小星悦开始逐步恢复意识,能认人了,也会冲着我笑了。

4月初,小星悦出院了,那时候她还有偏瘫,偶尔也会突发癫痫,半个身子是“软榻软榻”的,头也抬不起来,只能斜着脑袋,后来这大半年里,针灸、按摩……小星悦又到医院做了两次系统的康复治疗。

治疗的过程很痛苦,有几次我在外面听着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真是心如刀割,自责当时为什么没能看好孩子,让她遭这份罪。好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孩子慢慢学会了坐,学会了爬,学会了一个人走路……如今,小星悦会跑、会跳、会唱,和正常孩子相差不大了。

去年10月份时,小星悦进行了二次手术,医生给孩子定制了一个金属头盖骨,用钢钉固定在头上缺损的地方。现在小星悦的头发也长长了,不仔细观察也很难发现她曾经开过颅。

主动叫停捐款

我今年30岁,和老公都是安徽安庆人。老公初中毕业就到青岛来打工了,和我结婚后在纺织厂当过工人,也做过小买卖,还摆摊卖过海鲜,可惜没经营好。为了生计,我俩开始一起送外卖,直到我有了小星悦,大部分时间在家里照顾孩子,老公跑外卖就成了我们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小星悦手术后在ICU里观察那段时间,每天都需要数千元的费用,如果没有骑手兄弟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真不知道该如何渡过这道难关。

除了媒体关注我们家庭的这次意外,外卖博主“老驴记”也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了求助短视频。“老驴”名叫余昂博,也曾做过骑手,通过他筹集的捐款粗略算一下也得有四五万元。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骑手捐款?“老驴”事后分析说,打动骑手的一个是“孩子”,另一个就是大家都知道手头缺钱的滋味。

我老公送外卖也很拼,一天至少在线10个小时,当我们晒出自己的“跑单记录”和当时住院的各种证明后,“青岛外卖骑手女儿坠楼”这事迅速引起社会关注,也在骑手群体里引发共鸣。因为送外卖的人都算不上富裕,“苦命人最能理解苦命人”。


我们深知,骑手赚钱不易,都是风吹日晒一单一单跑出来,一块一块攒出来的。当捐款高达15万元时,“手术费应该差不多够了,我不想兄弟们挣的血汗钱在我这破费。”我和老公商量后,第一时间主动叫停了捐款。

截至目前,小星悦开颅手术、康复治疗、头颅修复手术……在医院的费用加起来已经超过10万多元,爱心款还剩余四五万元,将全部专款专用。今后随着小星悦的成长,她还要接受二次修复手术。现在从小星悦肢体行动还是略微有些不太协调,偶尔还会癫痫发作,虽然用药物控制着,但用多了药物我们也担心影响她的神经发育,只希望她能尽快完全康复。

迎接“春的希望”

“星悦,快去牵哥哥的手。”小星悦平时很喜欢和哥哥玩,我们让她去牵手,她就会笑呵呵地踉跄着跑去找哥哥。她哥哥今年快4周岁了,经常带着小星悦坐滑梯。我们会特意嘱咐哥哥,“妹妹受过伤,千万不要碰妹妹的头”。

随着小星悦的好转,我们的生活也逐渐回归正轨。其实,早在去年5月份,小星悦刚开始能认人,逐步恢复意识的时候,我就和老公商量,“咱俩也不能都耗在医院,光守着孩子也不行。”老公口头上说,“没心情跑,骑车也会担心孩子”,可是第二天他就打开APP开始送外卖,给孩子赚奶粉钱了。


骑手都知道,去年整个外卖行情很“卷”,尤其是众包不仅单子少,而且单价也远没往年高。于是,6月底我老公从“众包”调到了“乐跑”,收入也相对稳定一点,一天跑12个小时以上,能有300多元的收入。

小星悦的康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我在家照顾俩孩子,只靠老公送外卖,虽然能够温饱,但也攒不下什么钱。于是我和老公思量再三,春节前的一周和外卖站打招呼先不送外卖了,准备做点小生意,开个小餐饮店。

我和老公都是安徽人,我们老家那边很多亲戚都卖馄饨类的小吃。春节后,我们把俩孩子放到了爷爷奶奶家,让老人帮着带一年。这一年,我俩租个小门面,全力打拼一下。如果今年收入还可以,再把孩子带回身边。那时候,老大正好上幼儿园,也不耽误小星悦跟着我们继续做康复治疗。

这两天,我和老公在老家研究馄饨的配方,做好一碗后还特意让小星悦“尝鲜”。我喊:“星悦,快来尝尝爸爸做的馄饨。”她就笑着跑过来,小手握着勺子,一小口地吃起来。

经历过这么多磨难,我仍会常常自责“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让孩子出了这么大的事”。但春天是新的开始,我们的小吃店也将迎来属于春天的“希望”。我同时许下愿望:小星悦能恢复得跟正常孩子一样,不要任何后遗症。

(半岛全媒体记者 谷朝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