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25年,厦门人居设计生活节,以“涌动”为主题,寓意着力量的积聚与释放,象征着行业内部涌动的活力与潜能。作为其中的重要板块,人居空间设计展既是设计与石材结合的成果展示,更是相互学习、借鉴与启发,共同推动行业发展的创新动力,为未来的人居环境提供了诸多可能性。

基于此,我们特别发起设计师与石材品牌的深度对话。访谈将围绕策展主题、设计呈现、石材表达、人居环境等多个维度展开,我们将听到设计师们如何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行业中的新趋势,如何运用创新的思维打破传统束缚,将创意转化为令人惊叹的设计作品。同时,石材品牌代表也将分享他们如何紧跟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策略,推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产品。这些新颖的视角将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设计与石材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推动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本次展厅设计紧密契合今年厦门人居设计生活节的主题《涌动》,RMA顺延此主题打造本次石材展馆,以《从石头中解放“生命的迹象”》为设计概念展开对品牌理念的空间展览叙事。

概念由大理石雕塑出发,大理石雕塑是雕塑界一种永恒且受人尊敬的媒介,拥有跨越千年的丰富历史。从其在地球深处的起源到转变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大理石的旅程与其所装饰的雕塑一样迷人。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他的雕塑作品浑然一体,独具匠心,由内而外都散发着不受束缚的反抗的力量。对他而言,“每个雕塑本来就是一个生命被封印在大理石中,我只是负责把他们解放出来而已”。

所以在本次展厅设计中,RMA希望雕刻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米开朗基罗用大理石凿刻出《大卫》,《被缚的奴隶》等作品,每一锤都充满了情感和生命,每一次都是差异的,力量的。我们希望尝试将这种充满力量的动作进行重绘,得出一个不规则的富含动态变化的雕塑品作为此次展览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形式。

不同的节奏与空间动态诉说着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观众可以在这个灵感交织的空间中自由探索与感受。《从石头中解放“生命的迹象”》呈现了这次人居空间设计展和RMA对艺术经典的理解和实践。


《从石头中解放“生命的迹象”》效果图


芬迪红大理石,源自意大利矿山,红色纹理,以一种流动而又不失秩序的方式铺展开来,宛如细腻笔触勾勒出的古老地图,记录着时间的轨迹与地壳变迁的秘密,在芬迪红的世界里,没有界限,没有束缚,只有无尽的想象与创造,是现代材质上的奢华演绎。工艺面的精细处理,进一步凸显了芬迪红的质感之美。

新鹏飞拥有芬迪红独家矿山代理,意味着从矿石的开采到石材的加工,每一步都经过严格的筛选与精细的打磨,确保每一片芬迪红大理石都能以最佳的状态呈出来。


芬迪红

在威尼斯棕大理石的纹理中,板面纹理的生成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从深邃的棕色到偶尔点缀的金色或灰色,这些色彩在石材上交织、融合,形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这些色彩,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呼应,共同演绎出一首关于奢华与优雅的乐章,让人在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中,感受到那份来自地中海的温暖与热情。


威尼斯棕

鱼肚白大理石,源自意大利卡拉拉白山脉腹地的一片古老而神秘的矿藏,主要由纯净的白色和深灰色的细条纹理组成,呈现出一种优雅而高贵的视觉效果,其色泽温润如玉,近似于鱼腹部的颜色,纯净而高雅。


作为这片珍贵矿山的优先开采权持有者,新鹏飞深知每一块鱼肚白大理石都是自然与时间的杰作,都承载着意大利深厚的艺术底蕴与自然韵味。它以其独特的美感和高雅的气质,在室内装饰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无论是用于地板、墙壁还是雕刻工艺品,鱼肚白大理石都能展现出其卓越的品质和艺术价值。


鱼肚白




今年厦门人居设计生活节的主题为《涌动》,其中天然石材作为落地的主材,黄老师是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的?能否给您带来一些设计上的思考和启示?以及本次的策展主题灵感来自哪里?

本次策展我的主题《从石头中解放“生命的迹象”》,灵感源于米开朗基罗的雕刻哲学,特别是他在创作《大卫》和《被缚的奴隶》时秉持的理念。他曾说过:“每个雕塑本来就是一个生命被封印在大理石中,我只是负责把它们解放出来。”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它让我思考石材本身蕴藏的潜在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大理石从地球深处到成为艺术品的旅程本身就充满故事,而这种变化和解放也正是本次策展主题的核心。我们通过雕塑和形态的重新诠释,将石材的固有静态性质转化为一种充满动感和生命力的艺术表现,使其不仅仅是材料,而是艺术创作的载体,带领观众感知艺术与生活之间的互动渗透。


《从石头中解放“生命的迹象”》效果图

今年的主题是“涌动”,从石材品牌的角度来看,许总有什么期待和预期?为什么决定参与本次策展,如何让石材“涌动”起来?

以 “涌动”之名,唤醒石材生命力。在筹备此次石材策展之际,“涌动”这一主题深深触动了我。于石材行业深耕多年,我见证了石材从矿山到工坊,再到各类建筑空间的蜕变之旅,可它的潜能远不止于此。当下,建筑艺术与生活美学追求灵动多元,石材作为承载岁月与匠心的载体,不应静卧于传统印象中。

选择参与策展,是渴望成为打破边界的推动者。石材天然的纹理如大地的脉络,蕴含着无限可能。为让石材“涌动”,我们邀请黄老师团队,通过雕刻造型、工艺、光影以及空间规划等,打造《从石头中解放“生命的迹象”》主题馆。借由设计之创意,赋予石材立体叙事,让神话、人文故事在石上鲜活;光影的巧妙设计,使石材在昼夜不同时段、不同环境光下,变幻出或冷峻、或温润的气质,激活视觉感官;空间规划则打破常规展陈,以沉浸式布局,引导观众穿梭其中,触摸、感受石材在不同场景下的适配与张力。

对于策展主题,黄老师有哪些想要着重表达的?在设计过程中,您如何平衡创意的前卫性与实用性,确保展览既引人入胜又能引发行业内的深刻思考?

我希望通过大理石雕刻与空间设计,表达艺术与生命力的关系。设计通过不规则、动态的雕塑形式,打破石材的静态特质,呈现石材的“生命力”,让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模糊,期待观众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两者的交融。这个过程中,石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而是具有情感和力量的艺术载体。

在创意与实用性之间,空间布局充分展示艺术表现力的同时让观众能够流畅地观览,感受每件作品的细节和内涵。通过展览的动态雕塑与节奏变化引导观众对现代艺术突破传统框架的思考,同时也为行业内对材料与设计提供思路。


《从石头中解放“生命的迹象”》效果图

设计追求的是创意与实用的平衡,石材品牌也有需要平衡的东西,许总怎么看待平衡“感性的、先锋性的完整表达”和“理性的、现实的做好生意”?

石材的平衡美学:创意与商业并重。

在设计的广阔领域,创意与实用性相辅相成,石材行业同样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巧妙的平衡点。对于石材从业者来说,感性的创意表达和理性的商业经营并非两难,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从选材开始,石材行业便开启了平衡之旅。一方面,引入具有梦幻纹理和独特质感的珍稀石材,它们是先锋设计的“代言人”,能为顶级空间注入灵魂,任设计师挥洒创意灵感;另一方面,稳定供应大众青睐的经典款石材,耐磨、百搭,是建筑基石般的存在,撑起日常生意的扎实骨架。


在黄老师的设计中是通过哪些具体手法或元素来体现“涌动”这一主题,使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这种动态与活力?比如色彩、形状、材质等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通过不规则雕塑形态、细腻的材质雕刻以及柔和色调的搭配。雕塑的流动感和石材表面的层次变化增强动态感,色彩与灯光的互动突出了石材的生命力与活力,整体空间呈现出强烈的动感与力量感由此体现《涌动》主题。


《从石头中解放“生命的迹象”》效果图

那从许总的角度,石材是如何帮助设计师完美表达空间和意象的?请说说最有代表性、或者最有挑战性的3个方面。

于质感雕琢层面,石材天然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土壤。从粗犷原始的火山岩到温润细腻的大理石,设计师精准把控每一种石材的特质。特殊工艺处理的肌理面,展现出独特的粗粝质感,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坚韧,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受;抛光后的大理石地面与墙面,借由光的漫反射营造出奢雅氛围,细腻触感与光泽度提升空间品质,实现从质朴到奢华质感的无缝转换,精准匹配空间格调。

色彩演绎同样关键,芬迪红自带的复古红色系宛如涌动的天空彩带。如何突破常规色彩搭配,用石材的自然色碰撞出新颖视觉效果,对设计师的审美与创新力是巨大考验。

形态塑造更是挑战重重,在此过程中,设计师既要考虑结构稳固,又要将抽象形态与空间内涵深度融合,让石材以独特姿态承载空间精神内核。

那对于黄老师来说,除了视觉上的展示,您如何通过空间的设计、展览的氛围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能否针对设计中的亮点展开说说?

我觉得不能仅仅局限于视觉,营造氛围同样重要。

通过开放式布局设计,我们增强了空间的流动性,让观众自由探索,感受不同区域的情感变化。这次主要运用到的石材是新鹏飞的“芬迪红”,本身石材颜色就很吸引人,通过不同的切割方式,两面之间的转折突出石材的层次感与动态感,加上石材工艺面的技术处理,发挥这款石材最大特点,创造出更多设计可能性。空间内的雕塑和绿植交织,是对艺术和生命力的深刻共鸣。


芬迪红

许总从石材人的角度来解读这个空间,情感共鸣点在哪里?

每一块石材,从深山采出,历经风雨打磨、地质变迁,凝刻着自然的生命历程。当它们汇聚于空间,那或粗犷、或细腻的纹理,恰似岁月的指纹,与观者心底对时光的敬畏悄然呼应。抚摸着石板上的褶皱,石材人忆起开采的艰辛,旁人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厚重,在这一瞬间,共通的情感跨越专业界限,扎根于对生命顽强生长的赞叹。

在这里,石材不只是建材,更是情感的纽带,串起石材人对生命、自然、创造的炽热追求。


威尼斯棕


鱼肚白


在本次展览中,黄老师又如何将石材与策展主题相结合,展现其独特之处?在这个过程中,石材是否被赋予了新的设计语言或功能?能否分享一些创新的使用案例或思考?

在这一过程中,石材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装饰性材料,而是通过雕刻与空间设计,成为表达“涌动”与“生命”的媒介。我们将大理石的不同切割面和角度结合,通过变化的光线展现其独特的动态感。此外,石材表面的光滑与粗糙交替,增强了触感上的差异化,使其更具表现力。这一设计突破了石材的传统用途,将其从单纯的建筑材料转变为具有情感与表现力的艺术品,赋予了石材新的设计语言与功能。


《空·间》效果图

我们知道方案初创阶段,双方就材料和设计大方向进行了很多讨论,也对方案细节展开了很多讨论和推敲。最终方案得以成型,在许总看来,石材方和设计方成功配合的关键要素有哪些?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

我认为方案顺利成型是离不开双方多次深度沟通,思想共创,以及黄老师团队对石材应用的高度理解及专业性。石材人需要设计赋予灵魂,提升品牌高度。设计需要深入行业,对材料属性深度了解,这是尊重彼此专业最好的见证。

站在设计师的角度,黄老师如何确保双方创意的有效融合,共同推动展览项目的成功?这种跨领域合作带来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之间的沟通过程还是非常顺利的。起初我会让团队花时间理解品牌方的需求和品牌理念。后续每个阶段都会进行探讨。这种跨领域的合作,可以获得新的视角和灵感,碰撞让我们也收获很多新的思路。也是一个联动的契机,能启发大家对未来石材与设计发展趋势的思考。


基于当前的设计趋势和您的观察,黄老师认为未来设计将如何演变?石材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将扮演什么角色?有哪些新兴的设计理念或技术可能与石材相结合,推动石材领域的创新?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可能性的。比如智能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超薄石材技术等等。石材可以被赋予新的表现形式和功能,像动态雕塑、互动装置之类的这些新兴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满足市场各种个性化的需求。

许总又如何看待石材在人居空间应用上的未来前景,是否存在新的蓝海?

石材在人居空间的应用前景是比较乐观的。其自然形成的纹理与色彩,赋予空间高雅大气的特质,这是其他材料难以媲美的。其卓越的装饰效果,恰好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和个性化空间的向往。加之石材硬度高、耐磨性好,长期使用不易磨损变形,降低了更换频率,从长远看性价比极高。同时,石材作为天然材料,环保无害,符合现代人追求的健康生活理念。

石材的应用范围广泛,无论是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此外,石材还能被制作成家具、摆件等,为空间增添艺术氛围和品质感。随着技术创新,如超薄石材工艺的出现,石材的应用空间更加广阔。石材与智能家居的结合,以及石材整体空间的定制化服务,都为石材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策展设计师,黄老师对未来设计与石材结合的愿景是什么?您认为石材在未来设计中将如何继续发挥其独特价值,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我认为石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可持续性是未来设计中很关键的。我们都知道石材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怎样提高循环利用率,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等等,都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我真的很期待能见证到通过创新设计和科技的应用继续发挥石材的独特价值,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石材品牌,许总觉得当下石材应用方式是否已经得到了充分探索?未来的石材设计将如何演变?在石材行业与设计师的合作模式上是否还有应该优化、加强的方面?

当下石材应用方式已得到较广泛探索,但受成本、技术等因素限制,仍有发展空间。比如,石材在一些普通家庭及小型项目中的应用还不够普及,应用方式也有待进一步创新。未来,石材设计将趋向多元化融合,与材料、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的作品。比如个性化,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提供从石材选择、设计方案到加工制作的一站式服务。情感化,更关注人的情感需求,注重营造具有情绪价值和疗愈效果的空间。而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材与智能技术结合,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舒适、智能化的使用体验。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推动石材行业朝着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目前石材行业与设计师之间已经存在一定的合作模式,在很多项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面临沟通不畅与合作短期化等挑战。未来需要加强的方面是建立更高效、多元的沟通平台,比如线上的石材应用交流社区,定期举办线下的交流研讨会等形式,让双方面对面深度沟通,增进彼此理解。其次构建长期合作机制:双方可以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成立项目研发小组等方式,围绕石材新产品开发、新应用场景拓展等持续发力。

除了沟通的建立,还可以协同进行人才培养、完善合作反馈机制等方面开发,使得石材行业与设计师的合作迈向更高效,更稳定,从而深入挖掘石材应用的潜力,提升合作项目的整体品质。



共和都市创办至今,致力于以革新的精神为社会提供多样性的设计产品,以创意,富有想象的创造力设计驱动更多的品牌价值,作品涵盖建筑、酒店、酒吧、会所、餐饮、办公、私宅等,创新大胆的设计为空间注入新的活力,期间作品获得多项顶级全球赛事奖项。


新鹏飞实业——鱼肚白全案服务商,创建于 1992年,坐落于南安市水头镇。在企业实力方面,质量管理经过三体系认证,占地面积120亩,注册资本达 1.26 亿,拥有 3家子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建省质量管理优秀单位。坚持对外以客户为核心,对内以质量为根本。

主营产品为意大利鱼肚白、雪花白、小雪花白、芬迪红、威尼斯棕等天然大理石,拥有稳定的矿山资源,丰富的工程经验。

厦门石材展 扫码预登记

尊享VIP礼遇

2025厦门国际石材展

一起释放吧


策展 | 唐忠汉 × 金石源 空间中的空 · 间

涌动丨2025厦门人居设计生活节官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