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元宵情
作者:吕松筠
前几天,去鼎丰真买元宵,因为我老爸就喜欢吃鼎丰真的传统元宵,今年也不例外。
当我走到位于四马路鼎丰真总店门前的元宵汤圆摊床时,热闹的场面以及熟悉的柜台立刻把我带回到曾经令人难忘的过去……
一九七九年,我结束了四年的知青生活,满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来到鼎丰真报到,从此,我的人生就和鼎丰真牢牢地捆在了一起。
【鼎丰真资料图片之一↑】
鼎丰真始建于1911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老店,生产的糕点包括月饼、元宵、汤圆、粽子、奶花蛋糕等等,深受春城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对鼎丰真的糕点情有独钟,非常喜欢吃鼎丰真的糕点,可以说,我是吃着鼎丰真糕点长大的。那时我就梦想着,长大以后要能成为鼎丰真的一名员工该多好呀。没想到,我的梦想还真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并且我还幸运地成为鼎丰真第五代传人杨秀华师傅的亲传弟子,成了鼎丰真的一名骨干。
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每年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我都是在单位度过的,因为越是到节假日,我的工作就越忙。那些年,我是多么渴望能和家人一起过上一个节日啊!可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过上温馨、祥和的节日,我们只能牺牲自己,顾全大局。
【鼎丰真资料图片之二↑】
在鼎丰真工作的那段时间,最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好师傅,我的师傅杨秀华是吉林省、长春市著名糕点技师,百年老字号鼎丰真的总工艺师、鼎丰真第五代传人、长春市政府确定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她16岁参加工作,在鼎丰真工作了大半辈子,为鼎丰真培养了十几个优秀的徒弟,幸运的是,我也是杨秀华师傅的弟子之一,虽然我和师傅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两年,但是,师傅的精湛技艺、师傅的高尚品格、师傅的敬业精神至今还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1988年,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将在北京举行。当时,鼎丰真也准备了几个参赛作品,但由于比赛场地有限,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家把参赛的作品做好带到北京去。我还清楚地记得,师傅带我们做参赛产品时的情景。连续一周,她带着我们十几个徒弟,吃住在单位,夜以继日的赶制参赛作品,期间出现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小花絮。开始的几天还可以,因为我们的精力还很充沛,可是,过了三天以后,大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因为每天都要工作到后半夜,实在困得不行了,就在会议室的沙发上,或是办公桌上闭上眼睛休息一会,醒来后继续工作。
【鼎丰真资料图片之三↑】
有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在即将完成任务的一天夜里,我们实在困得难以忍受了,于是,师傅下令,全体休息两小时,由于当时的环境有限,我们也顾不得什么男女有别了,能找个地方就不错了,在会议室的沙发上,办公桌上,横躺竖卧的,什么姿势都有,看来大家真的是疲劳极了,躺下后没几分钟便鼾声如雷了。我师傅和大师兄他们都是打鼾高手,此起彼伏的鼾声一浪高过一浪,我被他们包围在中间,所受的煎熬就可想而知了。过了大约半小时吧,鼾声还在继续,而且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起身到走廊上待一会儿,可是深更半夜的,我还有点害怕,于是我又回到屋里,继续听着那带有节奏的鼾声。
好不容易熬到了两个小时,该起来工作了。可我看他们睡得真香,非常不忍心叫醒他们。可是参赛作品还没完成,没办法,还是得叫醒他们。他们在睡梦中被我叫醒,一个个揉着睁不开的眼睛,百思不解的问我:“你怎么这么精神呢?你没睡吗?”我说:睡不着。大师兄的一句话让我哭笑不得,“为什么睡不着哇,又没人打鼾。”我苦笑着说:“是的,的确没有人打鼾,可是,我爱打鼾,我怕影响你们睡觉,而且,我换了地方也睡不着。”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工作,我看大家累的提不起精神,于是,就给他们讲述他们打鼾时的精彩花絮,他们听了以后,哈哈大笑,我师傅说,有的人打鼾自己的确不知道,而且也不愿意承认,就像喝醉酒的人一样,明明喝醉了,就是不肯承认。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们师徒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参赛作品“萨其马”“奶花蛋糕”荣获全国第一名。我们捧着奖杯、奖牌、奖品满载而归。
【元宵节鼎丰真非遗技艺传承活动,图片源自网络。↑】
1991年11月28日,为了弘扬继承中华民族的食品文化,省内外闻名的老字号企业鼎丰真食品商场,举办了首届食品文化节。这次展出的300余种产品,都是我师傅杨秀华带领我们十几个徒弟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这些产品以色、香、味、型吸引了中外顾客。那风味各异的糕点,方便价廉的小食品,那“洋”味十足、造型考究的西点令参观者和中外顾客赞叹不已。当然这赞叹声里边渗透着我们辛勤的汗水。
我师傅退休以后,为了不让鼎丰真的糕点技术失传,她毅然拒绝了外单位的高薪聘请,继续留在鼎丰真培养徒弟,在众多的徒弟当中,大学生王放脱颖而出,现在,她已成为鼎丰真的第六代继承人。百年鼎丰真立志在21世纪把品牌做强做大,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元宵节“滚元宵”展示,图片源自网络。↑】
鼎丰真,长春人心目中地位最高的老字号之一。 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开创和发展,鼎丰真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慧的头脑,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诚信重义的美德,创造出了璀璨耀眼的百年品牌。“真品、真味、真诚”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不久前,鼎丰真被国家商务部评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公司董事长荣获第三届“吉林优秀女企业家”荣誉称号……
自2004年重组成立长春市鼎丰真食品有限公司以后,每逢年节,他们都会准备好充足的食品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看望老红军、抗联老战士,到孤儿学校看望那里的儿童。不仅如此,为丰富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鼎丰真还长年资助长春市100多个老年业余秧歌队,他们向社会各界捐赠的数十万产品是有价的,可奉献出的爱心却是无价的。
每年的元宵佳节前夕,在省慈善总会的引领下,鼎丰真慰问团都会举行“献爱心之旅”行动。 第一站总是长春市同心老人院。第二站即是吉林省孤儿学校 ,热心公益活动,一直以来,都是鼎丰真的企业文化。
【鼎丰真元宵,图片源自网络。↑】
鼎丰真,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用她特有的魅力编织着过去,用爱心谱写着现在,用激情勾画着未来。
到今天,鼎丰真走过了一百多年漫长的历史,百年鼎丰真见证着长春的历史,记录着长春的变迁,也创造着长春的未来。她见证了:清朝衰败、伪满统治、抗日胜利、围困长春、东北解放、抗美援朝、公私合营、十年动乱、改革开放、东北振兴……等历史事件。鼎丰真和时代一起起伏,一起跳动。鼎丰真的开创和发展,蕴含了几代民族企业家的艰辛和传奇,鼎丰真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慧的头脑,凭借着“信为先,品为本,一言九鼎,天下皆丰”的训诫和坚韧不屈的精神创造了鼎丰真这块金字招牌。
【大马路四马路口鼎丰真,2017年5月拍摄。↑】
无论在任何场合,只要有人提起鼎丰真,提起鼎丰真的糕点,我都会喜形于色,眉开眼笑,继而滔滔不绝的讲述起那些年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在鼎丰真工作了27年,虽然没有和家人度过一个完整的团圆节,但回想起来,我无怨无悔。如今,我退休了,我可以和家人共同渡过每一个节日了,但是,每当这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特别是当我站在鼎丰真元宵柜台前的一刹那,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眼前的一幕让我触景生情……
(本文原载《吉林日报》、桑榆文学社平台2019年2月19日第206期元宵节专辑)
作者简介
吕松军,笔名:吕松筠, 1956年出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创作协会会员,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长春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朝阳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长春老年文友会副会长,桑榆文学社社长,桑榆文学平台总编。
著有个人文集《松涛》《 回眸》,近年有140余万字的作品见诸于各大报刊,连续七年在长春市群众艺术馆诗歌散文微小说大赛中获得个人奖和最佳组织奖,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征文比赛并多次获奖。
【胡同长春】编发长春记忆图文,欢迎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