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敖陈梦涵/文自2023年3月被深圳警方刑拘之后,现年51岁的ZHANGMENG(加拿大籍,中文名:张猛)一直身陷囹圄之中。
这位腾讯医疗资讯与服务部(下称:腾讯医疗)原总经理,在2023年11月被深圳检方起诉,被控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两宗罪;一年多后,即2024年12月,检方又认为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有遗漏的罪行应当一并起诉和审理”,对他进行补充起诉。
目前,张猛一案已进行了三次开庭。
2025年2月7日,负责案件审理的深圳市福田区法院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该案尚未宣判。
(2024年12月,深圳市福田区检察院对腾讯医疗原总经理张猛进行补充起诉。补充起诉的主要内容涉及腾讯公司与思派健康公司的359万元业务。图为思派健康公司官方网站首页截图)
离职腾讯一年多后张猛被刑拘
知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张猛,1974年10月生,本是天津人,后加入加拿大国籍。他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又曾在美国沃顿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根据上市公司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02294.SZ,下称:信立泰)于2020年1月公开披露的信息: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张猛任埃森哲(中国)有限公司(Accenture)管理咨询顾问;2007年10月至2016年12月任艾昆纬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IQVIA)亚太区管理咨询副总裁;2016年12月开始,担任腾讯公司医疗部总经理。此后,张猛也担任了信立泰公司的独立董事。
张猛在腾讯公司的具体职责是“全面负责医疗资讯服务部产品开发、运营”,在诸多公开场合,他还以“腾讯医疗副总裁”的头衔参加活动。
张猛被认为是“腾讯医典”——这一腾讯医疗旗舰产品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事后的法庭庭审中,张猛说自己把腾讯医疗部门,从一个人发展到了三四百人的团队。他认为自己“也确实给腾讯做了很多的贡献,尤其疫情的两年(2020年至2021年,记者注)当中,我们作为医疗团队,对腾讯在整个中国的抗疫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腾讯为了这个也给了我们团队无数次的奖励”。
2022年1月,张猛从腾讯公司离职,加入一家美资跨国医药企业,并任其中国区的副总裁。
然而,一年多之后,即2023年3月15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将张猛刑拘,缘由为其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同年4月21日,张猛被批准逮捕。
在张猛被刑拘8天后,即2023年3月23日,其在腾讯医疗任职时的下属,曾任腾讯公司商务资讯与服务部医药行业中心总监的刘运霆,亦被深圳南山警方刑拘,缘由是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值得一提的是,张猛是2023年3月15日于上海浦东机场,被办案民警联合上海浦东机场边防检查站民警所羁押;而刘运霆则是“经民警多次规劝”,“主动从上海浦东机场回国投案”。
生于1987年11月的刘运霆,2017年4月入职腾讯,2022年6月离职。他在腾讯工作时的职责包括“负责外部供应商的商务洽谈、引入、合同签订、结算验收审批,以及对接民企销售腾讯产品”。
2024年2月2日,张猛、刘运霆涉案之事,腾讯官方亦对外进行了通报。
通报称,“张猛和刘运霆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非法侵占公司资产,并为外部公司谋取利益,收取外部公司好处费,其行为触犯了‘腾讯高压线’,被列入黑名单,永不录用。同时,张猛和刘运霆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张猛被控非公受贿、职务侵占两宗罪
在司法进程方面,张猛、刘运霆一案,后由深圳市南山区转至深圳市福田区,由福田区检察院负责审查起诉。
2023年11月,福田区检察院就此案向福田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方指控张猛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两宗罪。
其中,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一节,具体而言:2016年下半年,张猛把自己即将入职腾讯公司的消息告诉上海犇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犇岳)法定代表人蔡寒松,并暗示自己入职腾讯公司后能够帮助上海犇岳获得腾讯公司业务订单。张猛还与蔡寒松暗中约定,由蔡寒松为其代持上海犇岳24.5%的股权。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犇岳成立于2016年5月17日,成立之初,注册资本500万元,蔡寒松、程杰各持股50%,蔡寒松是法定代表人。2017年7月,股权发生变更,潘军成为新的股东并持股10%,蔡寒松、程杰分别持股47.5%、42.5%。
检方称,张猛在出任腾讯公司医疗部总经理一职后,将刘运霆招收到该部门工作并任总监一职,并利用职务便利指示刘运霆将上海犇岳引入成为腾讯公司的供应商。随后,张猛和刘运霆不断将腾讯公司的项目需求事项和项目预算金额告诉蔡寒松,便于蔡寒松的项目合同报价符合腾讯公司的要求。
从2017年5月至2021年10月,上海犇岳与腾讯公司签订项目合同十余份,截至2022年6月,腾讯公司支付给上海犇岳的结算金额为两千多万元人民币。经统计,2017年至案发,张猛利用职务便利,以蔡寒松为自己代持上海犇岳股权为幌子,向蔡寒松索要好处费共计328余万元人民币。
职务侵占一节,检方指控,2018年7月,张猛利用职务便利,要求下属丁某将本不在腾讯公司供应商库的洛根(北京)传媒咨询有限公司(下称:洛根公司)引入肿瘤调研项目竞标方参与项目竞标。在调研项目完成后,由丁某向腾讯公司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助理总经理陈某申请付费,陈某在经费审批过程中发现洛根公司不在腾讯供应商库中,且项目报价虚高,不符合腾讯公司要求便拒绝付费审批。2019年,在张猛的特批下,洛根公司成功进入到腾讯公司供应商库并补签《市场调研项目合同》。此后,腾讯向洛根公司付费24.91万元。
这24.91万元此后经过多轮转账,有13.799万元给了张猛的亲属。其中7万元用于张猛妻子的换汇,9000元用于为张猛妻子支付车辆保险费,18990元用于给其张猛女儿支付培训班和滑雪装备费,另有4万元转入了张猛岳母名下的账户。
工商资料显示,洛根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18日,李红光、李军分别持股90%、10%,不过截至2020年年底,其实缴资本为0。洛根公司法定代表人起初为李军,后变更为孙彬。
至于张猛的下属刘运霆,检方指控:2017年至案发前,刘运霆以购买房产、房产装修以及家人生病为由多次向蔡寒松索要好处费,累计索得213余万元人民币。
起诉一年多后张猛又被补充起诉
2024年1月23日,张猛案在福田区法院一审开庭。9个多月后,即2024年11月7日,又进行了第二次开庭。
律师为张猛做“罪轻辩护”。
律师辩护意见包括,张猛是上海犇岳公司的真实股东,并实际履行了股东义务,其从上海犇岳公司蔡寒松处获得的钱,“是股东分红款,不是贿赂款”;而且蔡寒松那三年里打给张猛的钱,远高于这三年上海犇岳在腾讯业务中获取的利润。同时,“即便认定张猛构成受贿,其受贿的对象也仅是(上海)犇岳公司的干股,受贿金额应以实际转让时干股的价值来计算”。
而在职务侵占指控方面,张猛的律师辩护称,没有证据证明张猛与洛根公司合谋套取腾讯公司的项目资金;现有证据也无法证实张猛及其亲属有收到洛根公司多轮转账后的13.799万元。
律师称,“辩护人(即律师,记者注)认为这本是一个无罪案件,但是当事人(即张猛)态度良好,如实陈述、积极配合、主动退赔,从始至终都表示以司法机关最终查明的为准,尊重司法机关的裁判,另外还有立功行为,在此情况下,辩护人提出了退一步的思路,如果法院认为有罪,可以认定与腾讯相关的88万元的利润作为涉案金额。”
律师所提及的张猛“立功”,是指“事发之后,张猛与刘运霆都在国外,刘运霆曾经给张猛打过电话,对是否回国接受调查摇摆不定,张猛在电话中曾开导其要积极面对,逃避不是办法,坚定要求其主动联系警方,早日回国投案自首。在张猛的积极规劝之下,刘运霆才打消顾虑,联系警方回国投案自首。”
刘运霆在《自首自述报告》中也提到:“我和张猛总电话讲了这个事情,他劝我要积极面对、投案自首,加上后来我们又聊了几次,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确实应该积极面对,不能逃避,下定了投案自首的决心。”
意外的是,在第二次庭审结束一个月后,即2024年12月6日,福田检察院又就张猛一案进行补充起诉。
福田检方称,在对张猛一案的审理过程中,发现张猛“有遗漏的罪行应当一并起诉和审理”。
检方指控:2018年7月31日至8月1日,张猛将共计150万元人民币转至其朋友张鸿账户用于投资思派(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思派公司),由张鸿代持思派公司的股份。思派公司于2022年12月23日以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00314.HK,下称:思派健康)为主体在香港上市,张猛实际持有思派健康的股份为42.9万股。
2018年12月,张猛利用职务便利指使员工郭某将思派公司引入并由张猛特批为腾讯公司供应商,因张猛合同审批权限的限制(其合同审批权限为200万元以下),便指使郭某将“英译中医学内容润色与审校”业务合同拆分成两份合同(合计金额359.1万元人民币)与思派公司签订。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郭某并没有将共计5700篇的英译文章交给思派公司进行润色审校,而是向思派公司提供一些英文目录,思派公司在收到英文目录后再原封不动地转给郭某等人。郭某等人在张猛的授意下进行了虚假验收,并由腾讯公司向思派公司支付了359.1万元人民币的合同款。
福田检方认为,应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张猛的上述行为。
遗漏的罪行?
福田检方指控的张猛实际持股的思派健康公司,为一家医疗科技及健康管理公司。该公司官方网站介绍,其创办于2014年,“目前经营三条业务线,包括健康保险服务、特药药房业务及医生研究协助”。
公开的市场资料亦介绍,在IPO之前,思派健康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者包括腾讯公司、F-Prime Capital、斯道资本、时代资本、平安创投、IDG资本、中电中金、盛鼎资本、双湖资本、光远资本、五源资本、3W资本、泰合资本等,累计融资5.74亿美元。其中,腾讯公司是思派健康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7.67%。
2022年12月23日,思派健康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总股数为763,814,114股。此时,腾讯通过Tencent Mobility Limited持有思派健康16826.64万股;通过TPP Follow-on I Holding H Limited持股4085.30万股,合计持有逾2亿股思派健康股份,持股比例为27.4%,为思派健康的第一大股东。
思派健康的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马旭广与其一致行动人等合计持股18.01%,为第二大股东。
检方认为张猛实际持有的42.9万股股票,则只占思派健康全部股份的0.056%,即不足千分之一。
此后,思派健康的各股东持股比例略有变动。但是迄今,腾讯的持股比例一直在27%以上,始终为第一大股东。
2024年12月30日,福田法院就张猛一案进行第三次开庭审理。
庭审中,张猛称自己“很冤枉”。他说,腾讯很早之前就对思派公司进行了投资,并且早就做到了最大的股东。在他管理的腾讯医疗部门与思派合作之前,思派“已经都跟腾讯其他部门有过很多的合作,它基本上就是腾讯的亲儿子,那这样的话,轮不到我去特批它进(腾讯)公司的供应商,它已经是供应商了。”
张猛还表示,“359万这合同(款)我也没有拿一分钱”,“我不知道这认定的这359万被我侵占的结论是从何而来?”
福田检方在补充起诉书里对此的表述为,“经查,思派公司将收到的3591000元人民币的合同款用于了生产经营。”
张猛的辩护律师也称,腾讯与思派的这359万元业务“最大获益方其实是腾讯公司,按照(检方指控张猛的)这种逻辑,岂不是腾讯公司自己侵占自己?”
张猛的辩护律师也提到,福田检方“补充起诉所依据的证据材料在第二次开庭前均已在卷,辩护人在第二次开庭的时候当庭问过公诉人是否出示相关证据,是否补充起诉。公诉人明确不出示,也没有根据这些证据材料进行本案的指控,但是第二次开庭后却又补充起诉”。律师称,这其中的原因,令人费解。
张猛案的第三次开庭审理,在2024年12月30日当天即告结束。
2025年2月7日,负责该案审理的深圳市福田区法院工作人员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张猛一案目前尚未宣判。
李微敖经济观察报记者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2003年从业迄今,近年来专注于涉及公共利益的,经济、法治、环境、健康类新闻题材的调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