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
突出“枢纽”和“产业”
构建功能框架形成枢纽经济体系
2月6日,江津区召开“新春第一会”提出,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要突出“枢纽”和“产业”两个关键,加速构建以现代物流为基础、加工制造业为核心、国际贸易服务为支撑的功能框架,形成物流业、服务业、制造业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枢纽经济体系,实现园区形象、枢纽能级、产业集聚、国际合作提质跃升。
会议提出,要争取政策支持,争取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在江津落地;要发展重大产业,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要提升枢纽能级,持续提升多式联运效率,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新通道服务新格局;要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片区城市提升,尽快实现可视化成效;要扩大国际合作,依托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和中老泰“三国三园”合作机制,构建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为核心的通道、产业、经贸等对外交往新体系;要推进改革创新,以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推动工作。
荣昌区
真抓实干聚焦十项专项行动
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2月5日,荣昌区召开“真抓实干主题年”部署会、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会、镇街和部门一把手2025年第一次季度例会,提出聚焦“真抓实干主题年”活动十项专项行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
会议强调,要狠抓工业制造业,着力打造“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要狠抓消费提振,做好政策促销、活动促销、新媒体促销;要狠抓扩大投资,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要狠抓招商引资,深入实施“招引育”行动计划,创新招商模式,迭代招商政策,完善招商保障;要狠抓民营经济,持续唱响做靓“123456”营商环境品牌;要狠抓城乡融合,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持续实施乡村振兴“双‘十百千万’工程”;要狠抓改革攻坚,打造更多具有荣昌辨识度的改革项目;要狠抓民生保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狠抓平安稳定,全力抓好化债、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问题;要狠抓作风建设,全力以赴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市司法局
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提升企业群众法治获得感
2月7日,市司法局召开党委(扩大)会,提出要加快提升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水平,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全面依法治市提升行动,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民生领域创制性立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数量保持西部第一,推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要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快推进AI赋能“信用+执法”综合场景建设,加快实施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行政执法一体化改革,全力推进川渝高竹新区跨省域行政执法一体化改革,积极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试点建设,着力打造司法行政改革标志性成果。要迭代完善涉企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推动律师、仲裁、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群众法治获得感。要加快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实施多元调解“融网进楼”专项行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市生态环境局
锚定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目标
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2月8日,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锚定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目标,紧盯重要节点,加强统筹、系统谋划,打造特色、狠抓亮点,突出巩固传统优势、形成比较优势、培育新兴优势,积极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和典型案例。
会议提出,要统筹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综合管理与业务管理、指标与考核的关系,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要迭代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健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长效机制,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谋划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进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担当作为、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本栏稿件由记者陈维灯、黄乔、彭瑜、苏畅采写)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柏云辉
主编:康延芳
审核:马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