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有点儿二的二姐。
他好不容易演了一次好爹,好不容易才刚当上党员,好不容易把孩子们拉扯大,老天为什么这么狠心?为什么他这么惨啊?
何常胜死后,姐妹几个为了顶替工作的名额起内讧,奶奶含泪说:“我才不要你们去顶替他的工作呢,我要他回来!”
此话一出,大家都觉得奶奶这一生太悲惨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是,想到何家丽在何常胜去世以后,又剪短了头发,想要替父亲守着这个家,我才发现,比起何常胜和阿奶 ,她才是这部剧里最悲惨的人。
01
何家丽到目前为止,剪过两次像男孩子一样的短发。
第一次,是小时候。
美心让奶奶拿着肉票去换肉,何家丽听到了自告奋勇,说她去。
结果她去排了半天,轮到她的时候肉却没了。
众人散去,她扒拉开袖子,让老板看看自己瘦得不成样的手臂,想以此博的同情,换到一点肉。
最后,她只换回来了一根瘦小的猪尾巴。
回到家,何常胜跟刘美心说,“关键的时候,丫头就是不如小子。”
何家丽听到这句话后,气愤地跑去汤家,想要让汤婆子把插队得到的肉还给她。
原本家丽去找汤婆子,心里想的是:就算她是个丫头,也能凭自己的本事把肉给要回去,让父亲何常胜看看。
可是,汤婆子不仅没有还肉,还把家丽奚落了一番。
她再次回想起父亲的话,终于在心里下了一个决定。
她来到剃头师傅那儿,要求把辫子剪掉。
师傅劝她,太短了不好看。
她却说:“我不要好看,我就要短,男孩儿那样的短头发!”
为什么她听了父亲的话,先是去找了汤婆子之后,再去剪头发,而不是直接去剪头发呢?
因为在她内心,有一股“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执拗,想要用女子原本的样子,去要回肉,让父亲看到女孩子也是有用的。
可是她尝试了,也失败了,才发现,在那个时代,女子就是不如男,所以她才想要剪掉头发,像个男孩子一样活着。
而“像个男孩子一样”,成了困住她一生的魔咒。
02
何家丽为什么会被这样的观念困住呢?
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离开家,去淮南支援建设。
所以,她从小跟爸妈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
但是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不牵挂自己的父母呢?
奶奶带着她去找爸妈,她原本就因为长时间没在一起而感觉生疏,可是第一面,她就听到父亲说,找人算过了,这一胎是男孩。
小小年纪的家丽,那时候应该就已经懵懂地觉得,父亲把她放在老家给奶奶带,而不带在身边,或许就是因为她不是男孩。
后来,家丽不止一次看到父亲因为没有儿子而失落。
再加上听到父亲直接吐槽她是个丫头,不如男孩子。
她内心的倔强和生而为女孩儿的挫败感也慢慢变得越来越强。
她想打破女孩不如男孩的魔咒,可是她的力量又太薄弱了,所以她只能先放下她身为女性的这个事实,转而想方设法地把自己变成一个男孩。
所以,她剪短头发,让父亲把她当成男孩,说她会比男孩儿还要能干。
何常胜因为何家丽的这番话,慢慢改变了自己想要男孩的执念。
可是对何家丽而言,这却为她余生的操劳奠定了基础。
03
在之后的时光里,何家丽真的像个儿子一样,担起保护家人的责任。
何常胜几次被老汤头欺负,都是何家丽出面为他打抱不平。
长大后的何家丽,哪怕是结了婚,也几乎大部分的时间,都留在家里。
尤其是何常胜去世以后,她直接搬回家住。
然后,她第二次剪了跟男孩子一样的短发。
因为从此,她将会是何家这一群女人里的主心骨。
为家人付出就是悲惨吗?
当然不是。
我所说的悲惨,是何家丽内心始终被女子不如男的观念困住。
行动上,她的确做到了女子能撑半边天。
可是心理上,她似乎并没有完完全全认可这个观念。
为什么表现女孩子也很能干,就一定要她“像个男孩子一样”呢?
她不剪短头发,一样是何家的大姐,一样能撑起何家的天。
可她还是剪了,这也就说明她内心潜意识里,还是受到了“丫头不如儿子”那句话的影响。
思想受到禁锢而不自知,这,才是她最大的悲哀。
何家丽作为家里的长女,从小到大都是最懂事的那个。
但是,懂事的人不一定会幸福,却一定是承受最多的那个。
据说,在之后,一直为何家付出的她,还会被何家喜赶出家门。
感觉她一辈子,都在为了父母而活、为了妹妹而活,为了何家而活。
她曾经也有反抗命运的执拗,但是在时代的长河里,这份执拗带来的棱角磨,也慢慢被磨平。
她是过去时代里千千万万个不被看重,却比大多数人都有担当的女孩;
也是当下时代里千千万万个不服输,想要证明自己不比男人差的女性。
可是,又有什么好证明的呢?
有时候,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比向外界证明自己更重要。你觉得呢?
我是二姐,执笔写心,用写作找寻人生的多一种可能。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多多点赞转发在看,或者留言和我一起交流讨论~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分享,如侵权烦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