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蒙古多举措保障节后“用工热” 助力就业“开门红”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纷纷踏上返岗之路。为保障外出劳动者顺利复工,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人社部门积极行动,通过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点对点”劳务输出等多种举措,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确保他们温暖返岗。
京蒙协作有深度 畅通“求职路”
2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家政服务协会、京蒙两地人社部门及内蒙古驻北京办事处三方联手,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举办了一场劳务输出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共有来自北京地区的146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910个,涵盖了家政服务、月嫂、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多种岗位,让用工企业和求职者面对面、零距离地互动对接。在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家政技能实操演示、务工政策讲解,同时对符合条件、有意向输出到北京的劳务人员定制化推荐岗位,报销单程路费、赠送务工大礼包。
近年来,京蒙两地交流日益密切,劳务输出成为促进两地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2017年以来,全区各级人社部门累计举办京蒙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班1519期次,培训农村牧区劳动力7.1万人次;累计帮助农村牧区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34.4万人次,赴京就业的农村牧区劳动力1.2万人次;培育创建京蒙家政服务员培训输出基地10家;培训家政服务培训教师770多人。下一步,全区各级人社部门将继续深化京蒙劳务合作,强化各项支持政策和保障举措,有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京蒙两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劳务输出有温度 保障“返岗路”
“以前返岗都是自己挤大巴车,现在政府包车送我们,真是太方便啦。”赴天津务工人员李岩说。2月3日,兴安盟突泉县举行了首批“点对点”劳务输出对接活动欢送仪式,来自突泉县各乡镇的80余名务工人员乘坐专车赴北京、天津等地返岗务工,拉开了2025年突泉县服务保障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的大幕。
2月4日,呼伦贝尔市阿荣旗150余名务工人员乘坐的“务工直通大巴”安全抵达浙江多地企业。这是阿荣旗人社部门连续5年推行的“点对点”务工输出模式,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确保群众外出务工“输得出、留得住、能增收”。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务工人员陆续返岗复工,全区各级人社部门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有精度的惠企暖民举措,积极对接劳务输入地,提供包车、专列(包厢车)等服务,有序组织农村牧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实现点对点、组织化、规模化精准输出,帮助务工人员开启新一年增收的新征程,助力企业实现新一季的“开门稳”“开门红”。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农牧民工返岗复工9.53万人。
精准服务有力度 护航“就业路”
“一出站就看到有招聘,就过来看看,都是本地优质企业,在家门口就能找工作,真是太好了!”1月24日,从乌海火车站出站的返乡务工人员刘君说。
乌海市抢抓求职务工人员及高校毕业生返程高峰期、企业招聘高峰期“双期”叠加时间节点,创新开展“春风行动”流动招聘会,在火车站开展送岗活动,让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及来乌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第一时间了解就业政策和招聘岗位信息,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供需对接桥梁,实现招聘求职零距离。
连日来,针对春节后返岗复工和求职高峰期,全区各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招聘服务。截至2月6日,共开展线下招聘会 219场,征集企业 6319 家,岗位 18.82 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24万人,线上求职浏览量达到28.78 万人次。
下一步,全区各级人社部门将持续开展就业促进系列活动,通过“访企问需”掌握用工需求较多的重点企业开工计划和用工需求,并深入农村劳动者就业、生活、居住集中的社区、乡村等区域,了解其就业需求,充分依托各类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针对性开展联合招聘、专场招聘等各类就业服务活动,同时,持续加强“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保障工作,帮助务工人员顺利返岗就业。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