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2月9日电(记者钟焯)春节假期结束,随着各种“小时候的味道”被塞进行李箱,在家人一声声牵挂叮嘱中,记者踏上了从广西前往广东的返程之路。

  在广西来宾北站候车厅,记者遇到了一身“红装”的覃金英。她即将踏上返粤务工列车。从2016年开始,她一直在广东深圳的一家汽配厂务工。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每年过年回家,她都会给孩子们和长辈准备新年礼物。

  “看到孩子们穿上我精心挑选的新衣服,心里特别高兴!”提起孩子,覃金英心中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出门打工赚钱,不就是图个孩子们开心嘛。”


  覃金英向记者展示家人包的粽子。新华社记者 钟焯 摄

  回家时,覃金英装满礼物的棕色行李包,早已被各种“家乡味”装得满满当当。“这是家人做的腊肉、腊肠,还有刚包好的粽子,都是父母临行给我准备的礼物。”在覃金英眼里,这些家乡“土特产”,是家人送她的礼物,是对她的牵挂,也是她在外拼搏时的温暖慰藉。

  告别覃金英,记者也踏上了返岗的旅程。在前往单位的路上,偶遇了自驾返程的王思思(化名),同样是孩子的妈妈,同样是后备箱“满满当当”的“家乡味”……

  年前,在深圳互联网行业工作的王思思带着宝宝回江西赣州老家。她说,平日里老人对孩子付出了很多,这次过年,给家里人带了一后备箱的礼物。

  而现在,返程的后备箱被老家特产和亲人给的食物塞满。“烫皮、面饼、米果、农家菜,还有外婆给的两只老母鸡。”王思思说,虽然都是些土里土气的家乡味,每一样都饱含着亲人的关怀。


  王思思返程时,私家车被塞满了各种家乡吃食。新华社发

  从远方到故乡,再从故乡到远方。一来一往的旅途,行李箱、后备箱见证了亲情的温暖传递。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回到故乡,歇息过后,又带着家人的爱与牵挂重新出发。

  这份“箱”亲“箱”爱的感情,在“来”与“往”的流动中升华,温暖着每一颗奋斗的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