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近几年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在价格战初期,车企主要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这种方式虽然直接有效,但可能对品牌形象和利润空间造成损害。随着竞争的加剧,车企开始探索更加多样化的优惠方式,其中金融政策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当年车企的金融武器还只是两年免息、三年免息,但是蛇年春节后,5年0息金融政策、三年0利息+0首付等金融政策在车企中已经颇为常见。从低首付、零利率贷款,到灵活多样的分期方案,银行、车企激战正酣,一场围绕汽车金融的全新竞赛已在赛道上疾驰,一场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战正在上演。
为何变相降价?
随着汽车市场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车企之间的竞争从单纯的产品比拼,逐渐延伸到价格、服务、金融政策等全方位竞争,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的背景下,传统燃油车企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为了刺激消费,车企纷纷推出零息金融政策,即消费者在购车时可以享受长达5年的免息分期付款。
2025年春节后开工第一天,在推出免息政策后,紧随其后,上线了5年0息0首付政策,覆盖了多款热门车型,贴息金额高达5.7万元。也不甘示弱,发布了5年0息政策,贴息金额在2.36万元至4.43万元之间,同时还叠加了多项优惠措施,如1万元选装基金、5年NOP+免费使用权等。
特斯拉
小鹏汽车
蔚来汽车
传统合资品牌以“一口价”的销售模式加入战局,和价格分别降至8.98万元和12.98万元,降幅最高达4.4万元,并提供0首付、0利息及发动机、变速箱、混动电池终身质保。L6也推出了限时特惠,起售价从20.49万元降至18.99万元,直降1.5万元;则是推出了5年0息,购车另外立减5000元。
广汽丰田
智己汽车
想必大家都知道零利息的分期付款方案意味着什么。以特斯拉为例,如果你入手一辆标准续航版的,按照官方推出的限时0息贷款方案,只要能给到32%的首付比例79900元就可以享受零利息,要想享受限时低息贷款方案则需要给到至少18%的首付比例45900元。对比限时低息贷款方案和标准贷款方案,在同样为18%的首付比例和六十个月的期数下,限时低息贷款方案可以每月少交357元,五年下来则少交21420元,零息贷款方案就更不用多说了,肯定还能更便宜,至少能为用户省下数万元。
数万元的优惠,本质上就是车企的变相降价,但不由得令人深思,在激烈的车市价格战中,车企本可以按照老办法,通过降价的方式来吸引用户,但为什么只提供了限时金融优惠呢?
在笔者看来,虽然限时金融优惠可能会增加车企的财务成本,例如承担用户的贷款利息,但相比直接降价,这种优惠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车企的财务压力。同时通过提供金融优惠政策,车企还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车辆,进而提升整体销量和盈利能力。此外汽车金融业务本身也可能成为车企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所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车企只能灵活调整销售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而限时金融优惠就是一种灵活多样的销售策略。自2025年以来,已有超过30个品牌推出了各种形式的降价或促销政策。
然而,对于车企而言,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盈利和市场份额的平衡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降价或促销政策来吸引消费者,真是一个长久之计吗?
优惠战能持续多久?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白热化的竞争阶段,许多汽车品牌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2024年,造车新势力中的、极越、哪吒等品牌已经陷入困境,生存状况岌岌可危,2025年车企的生存情况势必会面临更多挑战。
合创
对于车企而言,0息金融政策虽然能够短期内提升销量,但也意味着车企或金融机构需要承担利息成本。以年化利率5%计算,5年0息政策相当于车企为每辆车补贴了约5万元的利息。这对于利润本就薄弱的车企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一方面,0息金融政策导致车企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尤其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成本增加的背景下,车企的盈利能力受到严重挑战。部分车企为了维持销量,不得不通过削减研发投入、降低产品质量等方式来压缩成本,这无疑对品牌的长期发展不利。
另一方面,价格战的持续升级加速了市场洗牌。对于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车企来说,0息金融政策带来的资金压力难以承受,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而头部车企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能够在这场内卷中占据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这也意味着,随着价格战加剧,车企之间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购车真能受益?
对于手头不太宽裕的年轻人和首次购车的消费者而言。0息购车确实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以零利率分期付款,不仅减轻了首付的压力,还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分摊车款,让购车变得更加轻松。
不过,0息购车听起来很美,但消费者也不能盲目跟风。部分车企在推出0息政策的同时,可能会通过提高车价、减少配置等方式变相转嫁成本。而消费者在选择分期付款时,也需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因提前还款、违约金等问题产生纠纷。尤其是在经济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应谨慎决策。
百姓评车
目前国内车圈的价格的打法已经发生了变化,0首付0利息的全新购车时代已然拉开了帷幕。可以确认的是,2025年的国内车市价格战之中是一次全面无死角的饱和式竞争,没有哪家车企能够置身于事外,但是这种全力开火的价格战,可能透支企业研发能力。这不仅是一场价格战,更是一场生死战。如何在降价中守住品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车企未来的核心命题。同时,消费者在选择购车时也应保持理性,综合考虑品牌口碑、长期保值率以及售后服务等因素,做出明智的购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