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为民好榜样

徐定千

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定千调解工作室主任


徐定千,男,汉族,中共党员,1953年11月生,现任川沙新镇定千调解工作室负责人,曾任集体企业厂长,村党支部书记,国际旅游度假区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员等。曾获评“上海市首席调解员”“上海市司法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调解员”,2017-2021年连续5年被评为浦东新区“三不”工作优秀个人,定千调解工作室被评为第二届浦东新区“十佳人民调解组织”。

徐定千服务基层30多年,始终秉持为老百姓服务的信念,始终坚守一颗无私奉献的初心,将一腔热血投入到基层调解工作中。仅近8年就成功调处各类民事纠纷600多起,涉事金额累计8000多万元。他全力调处多起化解难度高、持续时间长的疑难纠纷案件。

如2020年姐弟四人共有产权房屋分割处理纠纷,涉及四省市当事人,历时3个月调解成功并履行完毕。该案调解过程及经验在上海“法治天地”频道播出,并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转载,成为诉调对接的经典案例。

从“热心好人”到“专家能手”

徐定千同志并非专业调解员出身,没有法学、心理学等专业调解知识背景。然而,他凭着满腔热忱,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乐于助人的“热心肠人”成长为“能够四两拨千斤”的“专家能手”。他曾任集体企业厂长,两村党支部书记等,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并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在此期间,他多次协调员工、村民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并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了大量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

在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期间,他针对动迁安置、劳动用工、婚姻继承等重大项目涉及的热点难点纠纷类型进行分析研究,并借助国际旅游度假区调解工作室这个平台加强与公、检、法等派出机构的衔接,不断拓展调解领域,持续提升调解水平,收获了十多面当事人赠送的锦旗,也获评了“浦东新区重点工程优秀建设者”、“浦东新区十大平安英雄提名奖”、川沙新镇“十佳人民调解员”、川沙新镇优秀共产党员。为不断钻研和提升调解业务能力,他还参加“调解员高级培训班”学习,带领工作室团队前往各个知名的调解工作室取经,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案例研讨,努力推动工作室向专业化创新发展。


徐定千在妙境村调解矛盾纠纷

从“单线作战”到“全面出击”

矛盾纠纷调解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学工程,所谓最优结果是一种不断比较、调整和选择的结果。如果单从矛盾纠纷本身入手,很难得到最佳的调解方案,需要全面了解事情缘由,综合考虑情理法三方面因素,从而得出相对的最佳方案。因此,调解作为一种“软治理”,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矛盾纠纷,还能修复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

川沙新镇棋杆村曾有一名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烈士,他的子女因当时政策原因一直无法落户原籍。由于老宅坐落于动迁范围,因此,房屋翻建的申请一直未被批准,且房屋因长期无人居住而被集体拆除。

徐定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多次走访当事人老宅周边的乡邻,仔细了解情况,请求乡邻为其佐证,亲自为他撰写情况说明,收集相关材料,并向有关部门反映真实情况,建议政府从尊重历史事实、抚恤烈士子女的角度,予以照顾和安置。最终,烈士子女如愿分配了一套75平方米的动迁房,使得这个困扰民政、建房、规划部门的难题迎刃而解。

还有一位动迁户王老伯,其子王某有三任前妻,安置人包含其中两任前妻及子女,还有王老伯的女儿及外孙。家庭内部对于房源安排矛盾重重,老人也陷入无房可住的困局。尽管前几次的调解均告失败,但徐定千同志坚持不懈,通过多渠道努力协调达成女儿与父母对门而住。王某与第一任前妻和亲生女儿合在一起分配房源的解决方案,其他几位家庭成员也摒弃前嫌共同签署配房单,老人最终如愿得以回搬。


徐定千在村民家门口调解纠纷

从“一家之主”到“心怀天下”

光鲜的荣誉背后,生活中的徐定千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丈夫和父亲。对于自己的家庭,他总觉得有所亏欠。由于调解工作的特殊性,徐定千的工作经常是“白加黑,五加二”。多年以来,他经常主动放弃休息,在别人欢度佳节的时候,依然坚守岗位。他的妻子和女儿也理解和支持他的调解工作,主动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并为家中有这样一位“心怀天下”的丈夫和父亲,感到由衷的骄傲。在川沙人民的心中,徐定千是“靠谱”的代名词。只要有群众上门寻求帮助,他总是笑脸相迎,认真倾听群众讲述自己的难处。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耐心加以开解和引导,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根源,提出解决方案,让怒气冲冲的当事人冷静沟通,直到双方达成一致的调解方案。

一个调解案件从受理到结案,对徐定千来说,要拨打几十甚至几百个电话,常常是手机发烫或电池没电,当面调解十几次更是家常便饭。然而,调解对象的一句“辛苦了,谢谢你!”就是对徐定千最好的褒奖。

编 辑|冯小瑜

校 核|顾 兵

责 编|袁 琳

审 核|徐连宗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市司法局”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