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蜂科—内茧蜂亚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寄生蜂下目

姬蜂总科

茧蜂科

内茧蜂亚科

内茧蜂亚科(学名:Rogadinae)是属于茧蜂科下的一个亚科。



1.形态特征

触角14—104节。下颚须和下唇须分别为6节和4节;上唇内凹,光滑无毛,通常近垂直,不向后倾斜,但阔跗茧蜂族Yeliccmini上唇平坦,多少后倾近水平状;上颚多强壮,单齿或2齿;前胸背板凹通常不存在;前胸背板很短于中胸盾片,前端圆形,不突出;前胸腹板通常平坦,中等程度至强度向后突出,侧观可见;胸腹侧脊存在,偶尔缺少或退化。中胸盾片横沟无或仅中央存在;前翅M+CU1脉通常平直或稍弯曲,但有时明显弯曲;前足基跗节具内凹,有特化的毛,但有时无此凹;前足和中足端跗节正常,短于2—4跗节之和,但阔跗茧蜂族前中足跗节很阔,第2—4跗节很短,端跗节很大而长,长于第2—4跗节之和,后足基跗节有特化区;腹部第1背板背脊常愈合,侧凹无或模糊。

2.生活习性

主要寄生于谷蛾总科Tineoidea、巢蛾总科Yponomeutoidea、麦蛾总科Gelechioidea、斑蛾总科Zygaenoidea、螟蛾总科Pyraloidea、卷蛾总科Tortricoidea、尺蛾总科Geometroidea、天蛾总科Sphingoidea、蚕蛾总科Bombycoidea、夜蛾总科Noctuoidea、舟蛾总科Notodontoidea、弄蝶总科Hesperioidea和风蝶总科Papilionoidea等总科的30多个科的种类。被寄生的寄主幼虫僵硬(mumification),寄生蜂在寄主僵硬虫尸内化蛹。绝大多数种类为幼虫单寄生,少数为聚寄生。

3.分布范围

全世界各动物区系均有分布,在我国均已发现。

4.下属族

阔跗茧蜂族(Yeliconini)

横纹茧蜂族(Clinocentrini)

内茧蜂族(Rogaolini)

5.阔跗茧蜂族

阔跗茧蜂族(学名:Yeliconini)是属于内茧蜂亚科下的一个族。

阔跗茧蜂属(学名:Yelicones)是属于阔跗茧蜂族下的一个属。

(1)斑阔跗茧蜂

斑阔跗茧蜂(学名:Yelicones maculatus),茧蜂科阔跗茧蜂属的一种昆虫。



①形态特征

♀:体长5.0 mm;前翅长4.3 mm。

头:触角18+节(端部缺),第3节是第4节的1.4倍,第3、第4长分别为宽的1.9和1.4倍。背观上颊长度是复眼横径的0.6倍。OOL:OD:POL=8:4:2。头顶和上颊具明显的刻皱。后头脊明显而细,背中央一点缺。额稍突出,具细中纵脊和刻条。脸平坦稍隆,具平行皱状横刻条;中央具弱纵隆起。唇基平坦,狭长,具稀刻点。颊具皱纹,长为上颚基宽的0.5倍。

胸:长度为高度的1.8倍。前胸背板侧面中央、后缘及后上方具平行刻条,前下方具皱纹,其余光滑。中胸侧板和后胸侧板具明显刻皱,近网状;基节前沟不明显。中胸盾片具刻皱;盾纵沟不明显,仅留痕迹。小盾片前凹具3条纵刻条;小盾片近光滑,无侧脊。后胸背板前方具中纵脊。并胸腹节具均匀的网皱,无中纵脊;气门圆形,位于基部0.3处。

翅:前翅r:3-SR:SR1=11:11.5:30;r脉从翅痣基部0.4处伸出;1-R1脉长度为翅痣的1.3倍;SR1脉直;1-SR+M脉弯曲;2-SR:3-SR:r-m=5:11.5:7.5:1-CU1:2-CU1=7:16。后翅缘室向端部收窄,2-SC+R脉垂直;1-M:1r-m=14:12;m-cu脉明显后又。

足:后足腿节、胫节及基跗节长分别为其宽的3.2、6.7和2.8倍;后足胫节长是后腿节的1.40倍;后足胫距长分别为基跗节的0.36和0.46倍。爪具栉齿。

腹:第1背板长是端宽的1.5倍;具纵刻条;无中纵脊;基半部有1小三角形光滑区;气门位于背板基部0.4处。第2背板除端部两侧光滑外,其余具纵刻条;长是端宽的0.45倍。第3背板基部中央有短纵刻条,其余背板光滑。产卵管鞘稍外露。

体色:褐黄色;上颚齿端、单眼区、上颊(沿后头脊)、后头、中胸盾片(除盾纵沟处)、翅腋、后胸背板、中胸侧板大部分、后胸侧板下方、第1背板基部、第4背板、爪垫及产卵管褐色至深褐色,第2背板两侧、第3背板大部黄褐色,中足腿节浅褐色。翅面黄色;痣黄褐色,边缘浅褐色,脉黄色,但1-SR脉,r脉、3-SR脉、SR1脉、1-R1脉端部、2-SR脉、r-m脉、1-SR+M脉、2-SR+M脉、2-M脉、3-M脉、m-cu脉、cu-a脉、1-1A脉中部浅褐色至褐色。

变异:体长4.7—5.0 mm,前翅长4.3—4.4 mm。触角37节,例数第2节长是宽的2.0倍。第4、5背板有褐色横带。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四川(峨眉山),广西(龙胜)。

国外分布:朝鲜。

(2)贝氏阔跗茧蜂

贝氏阔跗茧蜂(学名:Yelicones belokobyskiji),属于膜翅目茧蜂科内茧蜂亚科阔跗茧蜂属的一种昆虫。



①形态特征

♀:体长7.0 mm;前翅长5.3 mm。

头:触角38节,第3节是第4节的1.33倍,第3、第4及倒数第2节长分别为宽的1.8,1.2和1.5倍。下颚须长度为头高的0.7倍。背观上颊长度是复眼横径的0.6倍。OOL:OD:POL=10:6:2.5。头顶和上颊近于光滑。后头脊细,背方中央缺。额稍突出,光滑,具中纵脊,中单眼下方及侧上方具刻条。脸平坦稍隆,具皱状刻纹;中央上方具弱纵脊。唇基平坦,狭长,具稀刻点。颊近于光滑,长为上颚基宽的0.5倍。

胸:长为高的1.7倍。前胸背板,背方具皱状刻点;侧面中央、后上方及后缘具刻条,下方中央光滑。中胸侧板前方和背方具皱纹,其余具刻点,有光泽;基节前沟浅而狭,前部2/3明显,具平行刻纹。后胸侧板具皱纹。中胸盾片具皱状刻点,有光泽;盾纵沟细而浅,具平行刻条。小盾片前凹具纵刻条;小盾片具皱状刻点,无侧脊。后胸背板前方具中纵脊。并胸腹节具粗糙的网状皱纹,具不规则纵脊,侧脊在后方明显;气门圆形.位于基部0.34处。

翅:前翅:r:3-SR:SR1=13:10.5:38;r脉发自翅痣基部0.4处;1-R1脉长度为翅痣的1.4倍;1-SR+M脉几乎直;2-SR:3-SR:r-m=9:10.5:9;1-CU1:2-CU1=7:17。后翅缘室向端部收窄,2-SC+R脉方形;1-M:1r-M=15.5:16;m-cu脉稍后叉。

足:后足腿节、胫节及基跗节长分别为其宽的3.2、7.8和2.7倍;后足胫节长是后腿节的1.4倍;后足胫距长分别为基跗节的0.4和0.55倍。爪具栉齿。

腹:第1背板长与端宽等长;具网状纵皱;背中脊从基部0.4处起汇合成中纵脊;基部背中脊间背板光滑;气门位于背板基部0.4处,稍突出。第2背板具网状纵皱,基部中央具光滑三角区。第3背板基部具刻皱,其余光滑。其余背板光滑。产卵管鞘稍外露。

体色:黄色;触角(除基部2节黄色)、上颚端齿及产卵管鞘深褐色;单眼区褐色。足黄色,跗爪褐色。翅面黄色;翅痣基半深褐色,其余黄色;脉黄色。

变异:体长6.4—7.5 mm,前翅长4.9—5.5 mm。触角38—39节。雄性与雌性基本相似,但有下列不同:触角倒数第2节长是宽的2.0倍,背观上颊长度是复眼横径的0.7—0.8倍。OOL:OD:POL=10:5:2或11:6:3;颚眼距为上颚基宽的0.7倍;胸部长为高的1.8倍;采自山东的个体,后足胫节少毛,后足腿节、胫节和基跗节的长分别为其宽的3.3—3.4、5.7—5.8和2.4—2.6倍,后足胫节长是腿节的1.66倍,后足胫距分别为基跗节的0.33—0.35和0.45—0.47倍;第1背板长为其端宽的1.0—1.1倍。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山东(济南),浙江(新昌),云南(西双版纳)。

国外分布:印度,尼泊尔。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