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天气回暖,很多地方的气温已经升至零摄氏度以上,这个时候要特别警惕倒春寒,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天气突然变冷的时候,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常会感到头晕或心悸。这是因为,随着气温突然下降,人体血管在寒冷刺激下收缩,就会导致血压上升,从而增加健康风险。


1

低温与高血压的关系


在寒冷的季节,高血压患者可能会注意到自己的血压水平有所上升,而且降压药的效果不如以往,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的血压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波动而变化。通常情况下,气温低了,机体为了适应 “新环境”,会进行一系列的自我调整。


血管收缩寒冷会引起全身血管收缩,特别是小动脉,在寒冷刺激下会发生明显的收缩,从而帮助保存体内能量,但这一过程会增加血管的外周阻力,导致血压升高。


代谢增加处于低温环境下的人为了保持体温,会促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加快新陈代谢,从而产生额外的能量。这一过程不仅能帮助人体维持体温,还会对血压造成间接影响。


心脏负荷增加由于血管变化导致血管阻力增加,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推动血液流动,心脏在增加负荷的同时,也促使血压进一步升高。


皮肤血管变化寒冷还会导致皮肤表面的血管变得更僵硬,同时,也会增加血管外围的阻力,从而导致血压上升。


在冬季,老年人会有意识地注重保暖,而到了初春季节,有的老年人已经开始减掉部分衣物。所以,当倒春寒来袭时,老年人特别容易被冻着,血压波动的情况也更容易发生。

2

低温天气下,如何稳住血压

做好保暖


当下,室内外温差较大,要给高血压患者创造温暖的生活环境,并确保取暖设备的安全使用。长时间坐着不动或一直躺在床上,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甚至引发血栓,所以,老年人很有必要坚持适当活动。

如果需要外出,老年人应该戴上帽子,多添衣物,特别注意保护头部、颈部、手和脚等易散热部位,以减少寒冷对心脑血管的不良影响。

如果遇到极端寒冷的情况,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外出,或者选择在阳光充足、气温较高的时段外出;锻炼的时间也应根据天气变化进行调整;切勿受冻。

室内运动


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保持身体温暖和活力至关重要。为了应对低温带来的挑战,高血压患者可以在温暖的室内环境中进行适当运动,可以做瑜伽、打太极、骑室内自行车等。这些运动不仅能帮助患者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还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把握好运动量,谨慎参与剧烈运动,也不可过量运动,以防适得其反。

合理饮食


日常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同时减少盐分摄入,多喝水,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在低温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往往会变慢。为了抵御寒冷,老年人可以适当吃一些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比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建议多吃一些富含钾、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香蕉、菠菜、坚果等,对预防脑血管疾病有益处。

3

无论哪个季节,都应关注血压


每年初春,医院急诊科都会接诊很多血压波动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希望高血压患者都能养成自我监测健康状况的习惯,不仅要定期检测血压,还要留意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的其他身体信号,比如头痛或视力问题等。

如果发现血压持续不正常或有其他相关症状,老年高血压患者要马上寻求医疗帮助,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指导。老年人切不能过于 “心大”,低估寒冷或天气变化对身体的影响,小看春季低温的危害。

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制定个人健康管理计划,比如加入社区支持小组,积极参与高血压防治的社区活动,与病友分享高血压管理经验,共同提高生活质量。

特别提醒老年患者,一定要定期复诊,以确保治疗方案的持续有效性。


高血压患者的常见误区及正确做法

误区一 :盲目进补


虽然吃一些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可以更好地补充能量,但老年人切忌盲目进补、食用过量。过量摄入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对血糖和血脂水平产生不利影响,也可能给血压控制带来额外负担。此外,饮食过量会导致体重增加,使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影响血压。


正确做法:推荐均衡饮食,合理搭配,不贪多。适量摄入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比如鱼类、坚果、豆类等,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对血压也较为友好。

误区二 :忽视血压监测


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季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可能更加频繁和剧烈。如果忽视血压监测,就不能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科学处理,这可能会对心血管健康带来不可挽回的危害。


正确做法: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水平。建议每日在固定时间测量血压,记录数据,根据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尽量降低血压波动带来的并发症风险。

误区三 :减药或停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的降压药物后,看到血压稳定了,就会自行减少药物的量或停止服药。这种情况在老年患者中出现频率较高。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终身管理的慢性病,持续治疗是降低风险的关键。擅自调整或中断用药不仅会导致血压剧烈波动,还可能诱发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正确做法:与医生保持沟通,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减药或停药。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程文波

策划:余运西

编辑:栾兆琳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4C6QD5KF】获取授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