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刚生完二胎袁博同时面对 :母亲抑郁症复发、父亲病危抢救、自己还在月子中的三重绝境。
看着一家三个人,分别在三家医院 ,袁博突然顿悟,原来拼命证明的人生,竟如此不堪一击。
她想着,是时候要停下脚步了,重新思考未来。
选择放下以后,袁博感觉自己“重生”了,她把一路走来的经历, 写在了《重生:改变从现在开始》的书里。
新书上市当天拿下了当当网四榜第一的好成绩,她本人也被邀请参加省里的活动了。
从陷入绝境到事业翻盘出书成为新人作者,她如何在人生至暗时刻找到重生之路?
曾经的袁博,是一个活得特别努力的人。
从小她一直按父母的要求,好好读书,大学选择了并不喜欢的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后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每天跟数据和图纸打交道。
袁博的内心其实有一个编导梦,高中起就是一档电台栏目和主持人的铁粉。
大学虽然没有读编导专业,但在长沙上学的她,课余时间总会组织学校的文艺活动,还去《快乐大本营》兼职过。
正式工作后,袁博觉得不能这样画一辈子不喜欢的图纸,于是趁着业余时间,去中国传媒大学辅修了电视编导。
每天8小时课程,3小时路程,在热爱的驱使下,袁博就这样坚持了一年。
接着,她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辞去在500强的工作,想去拍纪录片。
拍纪录片每次一去就是几个月,还要放弃安稳悠闲的工作,这个决定她的父母都不赞同,但她认为大学以前都听父母的,现在该轮到自己做主。
有时候你不得不服一个有天赋还努力的人,袁博在第一次参加Discovery在国内举行的新锐导演大赛中,凭借作品《登天一线》成功获亚洲电视节“最佳纪录片”提名奖,这部片子在全球23个国家地区循环播放。
她入行确实晚一点,不过拍出来的代表作可不少,从和卫生部合作的《女性艾滋病》系列,到与壹基金合作的《壹基金温暖包》纪录片……每年一部作品,让袁博收获颇丰,也觉得自己大有可为。
婚后袁博跟着丈夫定居广州,她凭借出色的能力,进入了广东电视台。
在电视台,袁博更拼了,每周7天至少加班6天,凌晨三四点睡觉都算早了,她一心想要通过好成绩证明自己。
没过几年时间,她就做到了节目部总监,最多的时候手里同时管着四五个节目,连轴转到根本不敢停,精神压力更大。
拼尽全力地工作,努力做别人眼里了不起的人,袁博像工作机器,不同的是,她多了情绪,还带回了家。
女导演在片场要想调动男摄影师、男灯光师们,只能让自己更有威严一些。
关键袁博还长了张娃娃脸,每次必须装得更加严肃,更加强势。
久而久之这成了她的习惯,甚至会经常把这份威严照搬到家人身上。
尤其是转行后的事业做得还不错,面对曾经不支持她的父母,袁博更加得意,有时候无意伤害了他们都没察觉。
可用力过猛的人生,终究是在透支自己。
袁博的成绩是拼出来了,但身体差了,体检报告发出的信号一年比一年多。
家庭关系搞得一团糟,跟父母疏远,总觉得自己能行,他们的话也不愿听。
直到袁博生完二胎坐月子,父母分别都病倒住进医院的时候,她才在死亡面前彻底慌了神。
在这种绝望的无力期,袁博反思许久,难道这就是自己竭尽全力想要度过的一生?
终于,在一个清晨,袁博辞去工作,下定决心换一种方式活。
放下一切回归生活后,袁博发现自己反而收获了更多。
她每天允许自己睡到自然醒,起床后还会给家人做早餐,做各种美食。
还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去看书、听音乐、上瑜伽课,身心都得到滋养。
当妈妈后,袁博意识到曾经忽视和不耐烦的唠叨和叮咛,其实是对父母深沉爱意的一种误解和辜负。
每当在深夜看着软乎乎的孩子,袁博感到整个人都融化了,心中明白这是母爱的力量,这也让她重新审视了与父母的关系。
袁博开始以更耐心和包容的心态倾听父母讲生活琐碎,她也学会换位思考,越来越懂得体会父母的不易。
如今更是在楼下给父母买了一套房,每天一家三代人能一起吃饭,晚饭后又能陪父母散步遛弯。
养孩子的过程,袁博对健康问题格外重视,为了让孩子吃得安全,她一头扎进了食品行业,专门研究怎么吃得更放心,怎么喝得安心。
她发现老家新疆有很多纯天然、高品质的农作物,可惜常遭受商贩“压榨”,农民辛苦一年卖不出好价,一般家庭想吃点好的还得花大价钱,两头都难。
袁博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立了助农品牌。
吃得好了,袁博又开始关注孩子的更环保健康的用品,了解中医如何为家人做好疾病预防。
在她的努力下,不仅自己的身体得到恢复,家人的身体也都越来越好。
正是人生低谷的经历,给了袁博重生的转机,如果不是那个时刻,她也没有机会停下脚步,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重生”后的袁博决定创业,她带领更多女性加入自己的品牌;同时 将自己的经历与收获进行整理,设计研发了一款“生活意见《重塑人生》效率手册”,帮更多人找到人生的平衡,这效率手册在线上发布会当场就被预定出了15000本。
就连袁博7岁的女儿,都主动找她要这本手册,想要每天打卡,早早开始规划每一天。
在袁博眼里,纪录片是展现真实世界、能够触动人心的工具,而书是能覆盖更多人、影响更多人价值观的传递工具。
所以袁博又想到了出书。
为什么是又?
她在刚有出书想法的时候,朋友直接冲到她家里,强烈安利了我们秋叶,袁博也没多思考,直接就报名了。
说起来袁博来到了秋叶写书私房课很早,是最早一批的老学员。
参加秋叶写书私房课的线下课时,袁博感受到了我们赋能的力量,结识了很多新领域的朋友,视野和思维都被拓展了。
当时,袁博想写的是跟助农品牌相关的书,只不过在她结合课程思考之后,觉得这本书出来以后更像是为了卖货,没有更多其他的影响,于是就在忙碌中暂停了。
这几年袁博一直关注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学员们,不断出书、签约、收获事业新机遇的报喜消息,写书这个她内心必须要完成的心愿也被再次提起。
有《重塑人生》效率手册帮助过很多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遭遇低谷的经历,袁博这一次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想法。
她想写一本能够帮助女性找到平衡人生、帮助自己成长、也有助于家庭成员进步的书。
写书是个长周期的事,大家报名后会从选题目录样章的打磨,到签约出版社,我们都会全程陪同鼓励。哪怕中间因为工作要暂停,只要你想继续写,我们就会继续陪伴。
现在袁博有了清晰的方向,又有经验和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的写书方法,她没多久就写完了选题、大纲、样章三件套,顺利签约了中国铁道出版社。
终于,袁博的新书《重生:改变从现在开始》上市了。
书写得好,当然希望卖得更好,让更多人看到。
可袁博有点犯难了,她工作多年手上有不少好资源,但是她并不知道如何系统地梳理这些资源,如何加以善用,能帮自己推广新书。
没关系,我们秋叶有图书营销顾问,学员新书推广阶段,都会1对1指导。
我们的图书营销顾问滋雨跟袁博详细沟通后,为她定制了一套营销策划方案,融合了线上与线下多渠道,预备最大化地扩大新书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袁博表示,太给力了,信心得到了极大提升。
新书在预热阶段时,袁博就已经受邀参加了广东省慈善总会的邀请。
接下来,她会在自己的新书《重生:改变从现在开始》出版后,再导演一部《重生》纪录片,希望帮助越来越多的人。
真正的重生,始于把人生故事变成改变他人的力量。
袁博终于懂了:最好的作品,永远是我们活出来的样子。
从2018年至今,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已帮助280位新手作者成功出书。
与其纠结不如先行动起来,人生嘛,只要决定去改变的那一刻才更重要。
不要担心写不出来,也不用担心积累不够,让我们来帮你打破卡点,越早行动,越早受益。
现在加入秋叶写书私房课,让我们为你助力,写一本属于你自己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