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尾

一次离家,黄旭华30年不再踏足家乡。

他甚至狠心到连父亲最后一面都不愿意去见。

母亲、兄弟姐妹纷纷怒骂他不孝。

却不想,一则报道的出现,揭开了他离家的真相。

当看到杂志上的内容,他的母亲立刻崩溃大哭。

原来这些年,所有人都错怪黄旭华了。



飘零的童年

黄旭华出生在1924年广东的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是医院的医生。

因为受到长辈的影响,他原本是将治病救人当做自己的心愿。

可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他看到了中国最惨痛的一幕。

于是他的心愿也从治病救人,变成了保卫祖国。



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黄旭华告别父母独自走了4天,去一所名校求学。

当到达学校的那一瞬间,他双脚上的血泡早就被磨的不成样子。

在这所临时搭建的学校里,黄旭华和同学们可以说是将脑袋别在裤腰上。

这边在这里学习,那边就是飞机的轰炸声。

最后这所学校,也宣布解散。



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黄旭华辗转多地,四处求学。

想到自己颠沛流离的求学之路,他下定决心要造飞机,来抵御外国的侵略。

抱着这个坚定的信念,黄旭华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

从此开始了追寻“造船造舰”、抵御外国侵略的报国之路。



隐姓埋名30年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研制出来,紧接着苏联也研制成功。

面对着这两个超级大国施加的核威慑,毛主席下决心,哪怕一万年我们也要把核潜艇搞出来。

于是,包括黄旭华在内,一众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挑起了这则重任。



当时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所有的信息,都是来源于新闻报道中的只言片语。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从国外带回了美国华盛顿号导弹核潜艇的儿童玩具模型。

这个玩具,被专家们一点点拆开,再重新装上去。

令所有人开心的是,这个模型最后出来的细节,和我们推演出来的设计图有很大一部分是一致的。



有图纸只是其中的第一步,随之而来的才是压力。

核潜艇的核动力装置、舰体结构、舰型等,全部是一众科学家要研究的问题。

当时美国仅突破舰型这个难关,就“走”了三步。

黄旭华和同事们为了完成任务,将三步并成一步走。



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所有和数据有关的问题,全是黄旭华和同事们用算盘算出来的。

这里面的难度,我们难以想象。

在攻关核潜艇的重心和重量时,为了让核潜艇能够维持在海中的稳定性。

他们选择用“秤”来计算。

在这样的条件下,一艘排水量达数千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所有的数值和他们测算的完全吻合。



1970年,当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的时候,黄旭华眼泪止不住地流。

这一艘核潜艇就是“长征一号”。

在没有资料、没有计算机、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这些科学家创造了世界核潜艇研制最快的历史。



但我国当时只有常规下潜经验,现实中核潜艇遇到的危险要多很多。

为了进行深潜实验,所有科研人员的心情都非常沉重。

有的舰员甚至写好了遗书,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作为总设计师的他看在眼里,于是主动提出一起下潜试验。

最后试验成功,诞生了新纪录。



也是因此,黄旭华被媒体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听到这个名号的时候,他却摆摆手说:

这些荣誉是所有科研人员和工人师傅,一起创造出来的。
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员,并且做在岗位上应该做的事而已。

这时候,媒体写了一篇和黄旭华有关的文章。

也是因为这篇文章,让黄旭华的母亲泪流满面。



当时为了保密,黄旭华离开家乡之后,再也没有给家里报过平安。

父母多次写信询问他的工作,黄旭华从没有开过口。

甚至连父亲因病去世,他都没有去看父亲最后一眼。



他离家之后,妻子李世英担起了养家的重任。

妻子不幸出现脑震荡,都在惦念着不要告诉丈夫。

这一幕幕让黄旭华的兄弟姐妹,直骂他是个“不孝子”。

直到这篇文章的问世,才让所有人知道,大家都错怪他了。



在退居一线之后,黄旭华开始向无数国人讲述这段历史。

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忠孝如何两全”。

而黄旭华直接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当国家给他颁发高达2000万的奖金之时,他毫不犹豫的捐献给科研事业。

哪怕在谈及自己的身后事时,也是表示要一切从简。

这位为核潜艇奉献医生的老人,在2月6日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他灵堂上的鲜花,则是一艘艘的核潜艇形状。



在这之中,网络上出现这么一张照片。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4位总设计师,均已逝世。

看到这一幕,无数网友泪目。



他们为了国家,隐姓埋名、甚至连家人都不告知,就这么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的一生。

虽然黄老先生等人驾鹤西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如果没有先辈们为了保卫祖国做出的贡献,就没有我们现如今这么强大的武器后盾。



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像黄老先生一样的国之脊梁。

他们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结语

黄老先生把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人民。

国家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信源来自:中国文明网 2017-9-12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 许身报国铸辉煌
中国新闻网 2025-2-8 黄旭华:用算盘、磅秤和玩具造出核潜艇丨中新人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