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
最近这几天,
热搜全是大S事件霸屏。
哀悼、讨论声不绝于耳,
而悲哀的是,
明星动态举国皆知,
巨星陨落无人问津。
2025年2月6日,
曾干出惊天动地事的巨星陨落了,
他叫:黄旭华。
对于这个名字,
年轻人很陌生,
部分学生直言“黄旭华是谁?”
一边是英雄无名,
一边是娱乐至死,
真是我们的不幸。
黄旭华是谁?
他是被美国打探30年的神秘男人,
他是14亿中国人的守护神,
你我今天挺直的脊梁,
其中有一根骨头,就是他给的!
生于战火,长于颠沛,
黄旭华打小就明白一个道理:
列强环伺下的中国太弱了,
弱就只能任人宰割。
为了让祖国变得强,
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强者!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他从上海交大造船系毕业。
就在此时,
震惊世界的大事发生:
一个巨大的“黑色水怪”,
潜入太平洋游过墨西哥,
来到南美洲再横穿大西洋,
最后回到美国东海岸,
而这一切所消耗的全部动力,
仅仅是来自一块,
高尔夫球大小的铀燃料!
“大水怪”的出现令举世轰动,
这就是原子弹之后,
再度让世界瞩目的,
美国核潜艇“鹦鹉螺”号。
世界进入潜海时代,
毛主席说:核潜艇,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29位年轻的勇士,
在国家的号召下,
凝聚成最早研制核潜艇的团队,
踏上从无到有的征程,
这其中,就有黄旭华的身影。
没有核心技术,
没有足够资金,
没有熟练人才,
没有科研资料。
可是我们的江海里,
漂泊着别人挑衅的军舰!
没有核潜艇,没有大国尊严,
没有大国尊严,没有你我安康!
在每一个像这样的历史关头,
在每一个一筹莫展的十字路口,
有的时候,所谓天降的国运,
其实就是一个人。
黄旭华,怀揣着不可动摇的勇气,
激荡着保家卫国的壮志,
1958年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
投入到这项隐秘而伟大的事业中,
自此以后整整三十年,
隐姓埋名,杳无音讯。
他仅有的参考资料,
是两张模糊的外国核潜艇图片,
还有一个从美国商店,
买回来的儿童核潜艇模型玩具。
而真实的核潜艇技术极为复杂,
全艇设备、
仪器仪表等多达2600多项,
电缆总长近百千米,
管道总长30余千米。
作为核潜艇心脏的动力装置,
反应堆的研制,
更是像“神话”一样可望不可及。
核潜艇内部这些密密麻麻的器件,
足足有七个舱,近5万台,
在没有任何资料和手段的情况下,
可想而知这得有多艰难。
最开始,
黄旭华拿着美国核潜艇玩具模型,
拆了装、装了拆,
硬是推理出核潜艇的构造、原理。
再后来,
好不容易找到点外文资料,
可研发人员几乎都不会英语。
大家集体学习,
从早晨5点多钟起床就背英语单词,
甚至上厕所也背,
夜深了也要背上几遍单词才睡。
经过两年努力,
核潜艇研发全室,
基本上过了英语阅读关,
并且摸清了国外核电站、
核动力装置的基本情况。
研发走的每一步都是十分艰难,
一个螺丝钉,
大家都要研究匹配半天。
生活条件也苦到难以想象,
据当时的总设计师彭士禄回忆:
“那时候,交通不便,
我们吃住都在工地上。
环境嘛,
阴暗潮湿、毒蛇蚊虫肆虐,
每天起来,浑身的包,
抓破了就流脓......
我们是吃着窝窝头搞科研的,
连窝窝头都吃不上时,
就挖野菜和白菜根吃,
没有电脑,仅有一台手摇计算机,
大家就拉计算尺、打算盘,
核潜艇那样庞大,
涉及到的成千上万的数据,
都是靠这些工具,
没日没夜地算出来的。”
当时,
黄旭华是设计二处潜艇科科长,
许多年后说:
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关键数据,
大部分都出自他的那把算盘。
正当核潜艇研制的关键时刻,
黄旭华收到了噩耗,
父亲去世了,
他不光没有见到最后一面,
也因严格的保密条例,
无法给家里任何回复。
他忍住了所有的悲痛,
“第一,我不能向组织上说,
我家里有什么事情,
我给组织讲,让组织感觉很被动,
答应也不好不答应也不好。
这一切,我自己承担下来,
我忍住,
忍住的心情,只有我自己晓得。”
背负着沉重的愧疚,
经过日日夜夜的奋斗,
终于在1970年12月26日,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试航!
我国成为了继美、苏、英、法后,
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但是大家没有高兴太久,
因为在安全问题上,
我们依然面临一个危险的局面。
战略导弹核潜艇作为镇国重器,
虽然出镜率不高,
被称为最隐秘的“深海幽灵”,
可其威慑力却是最大的。
我国虽然装备了第一艘战略核潜艇,
但从严格意义上讲,
只是解决了核潜艇有无问题,
却不能证明我们拥有真正的反击实力,
会不会被视为“纸老虎”?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拥有一只是量的开始,
拥有二才是质的提升,
1983年,黄旭华被任命为,
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彭士禄是第一任总师,
黄旭华是第二任总师)
核潜艇成了,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极限深潜试验。
深潜,危险系数极高,
美国核潜艇“长尾鲨号”,
就因深潜试验艇毁人亡。
对于我国参试人员来讲,
这无疑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黄旭华豁出去了,
他以花甲之年,直面惊涛骇浪,
冒着生命危险亲自下潜,
成为世界首位亲自参与,
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
大国重器,拿命铸之,
在这其中,
核潜艇的每一项重大技术进步,
每一项课题攻关,
都浸透了黄旭华的心血。
在他的带领下,
中国仅用十三年就走完了,
美苏用二三十年,
才走完的核潜艇研制之路,
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
图为工作中的黄旭华(左一)(新华网发)
那段时间,
美国四处打探黄旭华的消息,
因为核潜艇是顶尖国家机密,
又是威慑力十足的战略重器,
他们十分忌惮他的存在。
而谁又能知道,
在这些辉煌的背后,
他背负了三十年的骂名呢。
为了国家机密,
从1957年到1986年,
三十年里他没回过家,
与家人亲友彻底断绝联系,
兄弟姐妹都责怪他,
说他是忘恩负义的不孝子,
父亲去世他不在,
母亲年迈他不管。
直到铸成不世大功,
他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看着已是满头银发的母亲,
黄旭华不禁跪地痛哭流涕。
1987年,
《文汇月刊》中一篇报告文学,
终于揭开他三十年不顾家的真相。
老母亲,
也明白了三儿子杳无音讯的苦衷。
老太太召集一家老小,郑重地说:
“三哥的事,大家要理解、要谅解!”
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双全,
你是怎么样理解的?”
他回答:“对国家的忠,
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三十年静寂,
他付出这赫赫而无名的人生,
匡铸起大国挺直的脊梁。
直到201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
共和国勋章,挂在他的胸前,
人们才终于知道,
原来中华崛起强大的背后,
有这么一位顶天立地的巨星!
随后,数不清的荣誉和尊崇,
堆聚于黄旭华的身上。
可他依然选择低调,简朴,
单位分房他要了没人要的顶层,
夏天室温超过39度,
没舍得装空调。
以他的地位和级别,
按理早就应该专车接送了,
可他说,
自己很普通,不要任何特殊照顾。
可谁能想到,
这位不需要“照顾”的老人,
转身就先后捐了2000万,
这都是他的工资,奖金,
他所有的光都拿来“照亮”了别人!
他的一生与国家命运相系,
他的人生与大海碧波相伴,
一路走来,没有鲜花,
没有掌声,默默无闻。
黄旭华,
就像他亲手设计的核潜艇,
行于惊涛骇浪之下,
隐于茫茫人海之中,
却成就无穷的力量,
这是他对祖国最深情的无声告白!
因为有这样的大国脊梁存在,
中华民族,
才会在风云变幻的风浪中,
傲然屹立,奔向深蓝!
2025年2月6日,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
光辉岁月,国士无双,
我们会牢牢铭记,
人民海军的辉煌万丈,
中华民族的盛世凯歌,
就是黄旭华这样的大国不屈者,
倾尽一生为所有人铸就开创的!
感恩先辈,沉痛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