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辰昊,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做出重大决定的关键时刻。然而,经过诸多研究和生活实践表明,晚上并非是做出重大决策的理想时段。
健康时报资料图 曹子豪摄
为什么说别在晚上做重大决定?
从生理角度来看,夜晚人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进入休息和调整状态。大脑在经历了一天的忙碌后,神经活动变得相对缓慢,思维的敏锐度和逻辑性也会有所下降。此时,我们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远不及白天,容易忽略一些关键细节,导致对事物的认知出现偏差。例如,在评估一项投资计划时,可能会因为大脑疲劳而无法全面考虑到市场风险、行业动态等重要因素,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从心理层面分析,晚上往往是人们情感较为脆弱和放松的时候。一天的压力和疲惫积累下来,情绪更容易受到波动,可能会变得更加敏感、焦虑或者冲动。这种情绪状态会影响到决策过程,使人更倾向于凭借直觉而非理性思考来做出选择。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情绪冲动而在晚上做出过激的决定,事后却又追悔莫及。
此外,夜晚的环境相对安静,外界干扰减少,但这也可能使人陷入过度的自我思考和幻想之中。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人的思绪可能会变得狭隘和局限,缺乏全面客观的视角。就像在规划职业发展道路时,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其他可能性,仅仅基于自己当下的想法做出决定,很可能会错失更好的机会。
因此,为了确保自己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和明智,建议大家尽量避免在晚上做重大决定。
如果遇到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抉择的情况,可以先记录下来,等到第二天大脑清醒、情绪稳定、思维清晰的时候,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估,这样才更有可能做出符合自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选择。
精选
文章
本文来自:2025-02-08人民日报健康号“神经内科张辰昊医师”《别在晚上做重大决定》,部分内容有删减,版权归原作者。
编辑:王真
审稿: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