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东部战区对台一线部队,在近期组织了一场实战演训,有外媒根据解放军官方账号对演训的报道,称这场演训标志着解放军正进一步加强对台军事准备,提高一线作战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正在训练的解放军飞行员】

因为在解放军这边的官方报道中,我们首次使用了“联合练兵域”的5字表述,形容这场演训的训练模式。而“联合练兵域”的一大特点,就是参训部队不再按照海陆空火的4大军种划分,分配军事资源,而是按照部队职能和特点统一调度。

就比如说在此次演训中,海陆空三军的航空兵部队就齐聚空军基地,首次实现了多型战机同场调度、同场起降、同场保障。

要知道在以前,这种场景最多也就出现在海空军的联合训练中。原因也很简单,在海军航空兵开始进行大规模编制改革,将不少军机转隶给空军前。海军航空兵在本质上就是打着海军名义的空军,装备的军机多为陆基战斗机,和空军的装备体系有着非常高的兼容性。双方别说是组织联合演习了,就是共用后勤体系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解放军报》报道东部战区的联合练兵域】

与之相对的,陆军航空兵由于主要装备各种型号的直升机,没有固定翼军机,和海空军航空兵部队的后勤体系兼容性并不算高。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陆航部队都有自己独立的机场用于勤务保障,三军组织联合训练时,陆航和海空军的联合也大多限制直升机领域。

反过来说,当三军航空兵齐聚同一个机场,至少说明了两点问题。一个是,解放军的联勤保障体系已经足够“联合”,同时解放军航空兵部队的武器装备也基本实现通用化。

前者提高了整个后勤体系的运作效率,后者降低了后勤保障工作的复杂程度,两个因素相辅相成,这才让解放军有能力在一个空军基地里同时保障三军航空兵的后勤需求。



【东部战区空军某航空兵驻地】

另一个则是,陆海空三军航空兵在作战理念上实现了更进一步的融会贯通。陆航的直升机不再只是和海空军的直升机打配合,未来很可能和海空军的固定翼战斗机开展联合作战。

外媒会以此为由,认为东部战区解放军正在进一步加强对台军事准备,原因就在于这些改变能够帮助解放军解决许多登陆作战中的难点问题。

就比如说陆航部队的行动安全。由于台岛的地理特点,在潜在的登陆行动中,解放军这边必然会同时采取海上登陆和空中突击两种不同模式的兵力投送手段。而在这一过程中,正如登陆船团需要面临台军各种反舰火力的威胁一样,身为空突主力的陆航也要面临一系列防空火力打击。



【解放军某陆航旅机场】

尤其是台空军的战机,虽然解放军有能力在登陆行动开始的第一时间,就重创这些高价值目标。但固定翼战机相较于直升机的性能优势,使得哪怕只是有一两架战机成为了漏网之鱼,这些战机也足以对陆航部队构成巨大威胁。

此外,来自台军防空系统的威胁也不容忽视。所以如果解放军想要尽可能确保陆航部队的行动安全,将战斗损失压到最低。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在陆航部队和海空军的固定翼战斗机之间,建立起联合作战体系。确保在有任何敌军单位对陆航直升机构成威胁时,护卫陆航的战机都能在第一时间出手摧毁对方。



【准备起飞的陆航直-10直升机】

除了可以提供各兵种之间的联合作战效率外,“联合练兵域”还能够提高各军种部队的作战灵活性。

正如前面提到,以前陆海空三军的航空兵都各有各的专用机场,勤务保障工作也都是在这些机场处理的。

这意味着在前线军机耗尽弹药油料后,飞行员必须返回驻地机场才能够进行维护,为下一场任务做准备。而当所属机场因为遭到敌军攻击而瘫痪后,那么隶属于该机场的军机就也会受到牵连,难以继续执行作战任务。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新的“联合练兵域”相当于让解放军航空兵部队可以依托任何一座军用机场展开“分布式部署”。这样就算美军介入台海战局,并实施攻击瘫痪了几座前线机场,解放军军机也可以依托其他机场继续作战。拿美军用来对付解放军的战术,反过来对付美军自己。



【解放军直-10武装直升机降落在071登陆舰】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解放军报》的报道。这套“联合练兵域”不仅适用于陆地上的军事基地,也适用于海上的各航空舰船。

例如报道中就提到:在一次多军种联合训练,海军舰艇扮演海上“移动机场”,调度陆航机群遂行任务。令陆航飞行员感叹:“一个个开放的海军舰艇起降平台,如同‘海上服务区’,让我们的力臂更长、底气更足。”

显而易见,随着各军种间的空间距离、体制障碍逐渐消融,陆海空三军航空兵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加强。对台军事准备将在这一过程中被进一步完善,以便在“那一天”到来时,解放军能够干净利落地实现两岸统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