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来势汹汹,在关税和拒收来自中国的包裹后,又对华打响了第三枪,不过这一次,中方动作更大,165国已经收到通知,要求就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进行磋商。那么,特朗普这一系列动作究竟意欲何为?中方的反击又有何玄机?
当地时间2月6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声明,宣布对伊朗石油工业实施新的制裁,制裁对象为每年将数百万桶伊朗原油运往中国的部分个人和实体。这一声明显示出,特朗普政府在继续对华施加压力的同时,不断地利用伊朗这个棋子来寻求自身最大的利益。
而在这场博弈中,中方的反击也是迅速而有力。在特朗普宣布制裁后,中方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首先,中方决定对美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涉及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和皮卡等商品。这些商品是美国对华出口的重要产品,加征关税将直接影响到美国相关行业的利益。
其次,中方对钨、碲、铋、钼、铟等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这些稀有金属是高科技产业和军工领域的关键原材料,美国在这些领域对中国的依赖较大。中方的出口管制措施不仅限制了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也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掌握了更多主动权。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方还向世贸组织165个成员国发出通知,要求就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进行磋商。这一举措标志着中方在国际层面打响了对美反制战。根据世贸组织规则,165个成员国需要在一年内就中方的诉讼表态。
需要注意的是,中方的反击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是为了维护全球贸易规则和多边主义。中方向世贸组织的正式诉讼,正是这一理念的直接体现。通过这种方式,中方显示出自己在国际规则和贸易秩序中的决心,这不仅是针对美国的举措,也是对其他国家的警醒:面对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全球必须团结起来,维护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
要知道,美国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政策,其盟友的支持是关键之一,只不过,特朗普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上台以来所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已经让更多国家认识到美国政策的极端和对全球利益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团结起来对抗美国的做法也就显得愈发重要。
目前,非洲国家论坛已明确表示,如果美国不停止对其进行胁迫,将对美实施矿产出口限制。欧盟则表示,如果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将拒绝与美国联手对付中国。东盟国家也通过官方声明,表态要与中国保持更紧密的关系,无论在经贸还是外交方面。
可以说,中国在两条战线全面展开对美反制,已开始显现效果。美国应冷静思考如何收拾残局。毕竟,特朗普政府才刚开始新一个任期,其团队自然不希望接下来的四年比拜登政府时期更糟糕。如今,特朗普对华的强硬措施之下,已然隐藏着深层的经济恐慌,根据最新的数据,特朗普的部分政策对于美国的军工产业造成了几乎上百亿美元的损失。
而在中方的强势反击中,特朗普的表态也显得很无奈。他甚至对记者提到的中方反制行动只是一句“没关系”带过,然而掩饰不住他对局势的掌控力逐渐失去的现实。总的来说,特朗普近期对中国发起的一系列制裁,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中方的反击更加有力。
中方的关税加征、出口管制和世贸组织诉讼等诸多措施,不仅让美国在经济上付出了代价,也让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在国际上更加孤立。当前,中美经贸磋商受挫责任完全在美国,未来走势也取决于美国。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方的反击已经让特朗普意识到,对华关税大棒不再奏效。如果特朗普继续一意孤行,最终买单的将是美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