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从“中国年”到“世界年”,春节已成为世界瞩目的非遗瑰宝和共庆共享的全球盛事。

据统计,如今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各类春节民俗活动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

从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到英国伦敦巨型摩天轮“伦敦眼”,从日本东京塔到意大利都灵安托内利尖塔,多国地标性建筑纷纷亮起“中国红”,映照出红红火火的年味儿。

当除夕钟声与工作日相遇,海外华人也以个体叙事编织着春节文化的经纬,让这份传承千年的非遗在异国土壤绽放新的生命力。

职场忙碌中的年味

对于许多海外华人来说,春节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下工作,尤其是今年除夕恰逢工作日星期二。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会在忙碌中尽力营造节日氛围。

在荷兰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郑阳(化名)在繁忙的工作中迎来了春节。“由于正值年审高峰期,今年工作很忙。但我还是和几位同事在除夕夜下班后去了一家四川餐厅聚餐”,郑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虽然简单,但是大家一起吃中餐庆祝春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英国工作了八年的李盈盈(化名)对记者坦言,“在英国年夜饭做了好几次,但是工作日做年夜饭还是头一回。”除夕当天,李盈盈和中国同事相约穿红色衣服上班,“中午在公司楼下的中餐馆,我们收到了餐厅送的红包和橘子,橘子是广东人‘大吉大利’的讲究,那一刻突然有了过年的实感。晚上下班后,我立刻赶去超市购买食材,准备年夜饭。由于恰逢工作日,超市的火锅货架早已被抢购一空,可见大家对春节的热情。”

李盈盈很注重过年的仪式感,她说她在除夕前一天就准备了部分食材,查阅菜谱、腌制肉类,“除夕下班后时间紧迫,要尽可能高效地安排时间,我和男朋友在家忙碌了一个半小时,最后做了六道菜的年夜饭”。

在德国一家初创公司工作的邱邱(化名)表示,尽管工作繁忙,但春节的庆祝活动依然丰富多彩。

邱邱的老板是中德混血,非常热爱中国文化。“除夕下班后,老板邀请我们去他家包饺子。老板非常擅长擀皮,其他人就准备馅。我们这次包了猪肉大葱和豆腐泡菜两种馅的饺子,外国同事们包的饺子虽然形状五花八门,但味道毫不逊色”,邱邱表示,“大家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其乐融融。这种简单的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我们有机会与外国同事分享中国文化。”



邱邱到老板家包饺子。受访者供图

文化交流的桥梁

春节不仅是华人的节日,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全球的认可和尊重。许多海外华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春节文化介绍给身边的朋友和同事。

大年初一,郑阳所在的部门组织了一次特别的新年活动。“由于我们部门里有七八位中国同事,在定加班晚餐的时候,我们部门定了中餐”,郑阳回忆道,“餐前,我们还组织了一些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小活动,比如写福字、剪窗花。几位中国同事还向外国同事介绍了中国新年的习俗和文化背景,比如‘年夜饭’‘压岁钱’等,甚至还用荷兰语解释了‘福倒=福到’的谐音文化。外国同事对中国文化都很感兴趣,觉得很有意思。”



部门加班后点了中餐。受访者供图

邱邱除了去老板家包饺子,还参加了中国人组织的新春品酒会。邱邱说,“这是一个新春特别活动,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饺子搭配红酒,别有一番风味。”活动中,大家穿着正式的服装,互相交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之美。“这种独特的庆祝方式让春节更具国际范”。



新春特别活动品酒会:红酒配饺子。受访者供图

德国的春节庙会也是海外华人感受年味的重要活动之一。法兰克福举办了首届春节庙会,现场有舞龙舞狮、安塞腰鼓等传统表演,还有各种中国美食和手工艺品摊位。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华人,也让德国当地居民感受到了中国春节的魅力。邱邱说:“看到德国朋友对春节的喜爱,我也很开心。”

李盈盈所在的公司每年都会举行舞狮子活动,“CEO亲自点睛,这是公司的传统,每年春节都会举办,楼下很多人围观,为节日增添了更多欢乐。”

李盈盈说,在英国,除了家庭聚餐和公司活动,伦敦的唐人街更是春节庆祝的重头戏。每年大年初二,伦敦街头都会举办盛大的新春庆典,几十万民众聚集在这里,舞龙舞狮表演、街头小吃美味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和在英华人。特拉法加广场的新春庆典已经持续举办超过20年,成为伦敦的一大特色活动。此外,还有英国“春晚”,这是海外华人春节庆祝活动中的经典项目,汇聚了全球华人的联欢晚会,节目形式多样,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在美国,春节已经成为美国多个州或者城市的官方假日。近三年内,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新泽西州、纽约州、华盛顿州以及城市波士顿陆续将春节定为官方假日,今年普遍在大年初一放假一天。1月28日除夕,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中国红”,庆祝蛇年春节的到来。2月16日,纽约还将迎来第27届中国农历新年新春大游行,从曼哈顿唐人街的莫特街和运河街出发,沿着东百老汇一路向东,最终抵达曼哈顿桥附近。届时,舞龙舞狮表演将为游行拉开序幕,色彩斑斓的花车将展示蛇年的主题,象征着智慧与变革。来自不同社区的表演者将带来武术、杂技、音乐等多种精彩表演,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春节进一步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

谷歌趋势显示,“春节”关键词搜索量十年增长580%,相关文化产品出口额突破50亿美元。

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春节的相关话题热度也在持续攀升。在X上,“Chinese New Year”(中文新年)的相关推文数量在2025年春节期间达到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约30%。

许多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参与春节庆祝活动的照片和视频,例如包饺子、贴春联、穿汉服等。一位生活在英国的用户在Instagram上写道:“虽然第一次包饺子不太成功,但这个过程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春节跨境游新趋势

得益于2024年签证便利化、免签朋友圈扩容、“240过境免签”新政施行等跨境游政策利好影响,跨境游成为今年春节旅游市场增长引擎。

越来越多的华人选择利用春节假期去旅游,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景。

李盈盈表示,“春节前的那个周末,我还提前去了朋友家庆祝。朋友家有10个亲戚从国内赶来。这种跨越重洋的团聚,不仅让远在异国他乡的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难得的相聚时光。”

在上海生活的塞米(化名)今年选择陪父母去日本东京过年。她对记者表示:“东京距离上海较近,交通便利,而且有许多同学和朋友在日本求学或工作,可以借此机会看望他们,给他们带来一些祖国的年味。” 塞米还提到,尽管东京的春节氛围不如国内浓厚,但近年来也在逐渐增强,今年,一些商店和餐厅会为蛇年做一些特殊的装饰,比如表参道的一座商场顶层摆放了一幅很大的毛笔字画,写着“谨贺新年”,背景是一条巨蛇,象征蛇年。

除夕夜,东京塔第七次点亮“中国红”,塔身还亮起“迎春”二字,传递新春祝福。当晚,2025个印有大熊猫与宝可梦图案的气球缓缓升空,象征中日友谊。塞米表示:“尽管在国外,春节的仪式感依然重要。大年三十晚上,我们预订了一家中餐馆,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共进年夜饭。只要与家人在一起,心里就会亮起一盏红灯笼。”

此外,日本多地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春节庆祝活动。例如,大阪文化馆在除夕之夜点亮“中国红”,并举办了为期3天的春节祭,中日友人相聚一堂,观看精彩的表演,品尝中国特色小吃。这些活动不仅让海外华人感受到浓厚的春节氛围,也吸引了许多日本当地居民的参与,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表参道一座商场的顶层摆放的毛笔字画。受访者供图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统计,春节期间,全国出境游人次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前往亚洲国家的游客占比最高,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国成为热门目的地。

携程数据显示,短途出境游中,赴日订单同比去年春节增长翻倍。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长线游目的地也颇受游客欢迎,分别增长53%、82%、56%、50%。

在“走出去”的同时,“迎进来”的趋势同样高涨。免签国家范围的不断扩大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新政策,吸引更多外国朋友感受中国年。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China Travel”正在全球掀起一阵新风潮。

携程数据显示,近1个月,海外游客“灯会”“京剧”“川剧变脸”等文化类项目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6倍。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口岸将迎来新一轮出入境客流高峰,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185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假期增长9.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