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棉
来源 |人间书(ID:LT17715170371)
古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明皇为讨杨贵妃欢心,不惜从岭南千里迢迢运来荔枝,博得贵妃一笑。
可圣上轻飘飘的一句话,落到小人物的头上就是一座山。
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岭南,距离长安足足五千里,要把新鲜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还要保证新鲜不变质,简直天方夜谭!
主人公李德善是长安城里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吏,他老实忠厚,对职场之道一窍不通。
于是,在精明奸诈的同事的陷害下,他误签了这张文牒,不得不接受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01.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这几年,圣上总爱派发各种临时差遣:冬日冷了,设一个木炭使;想广选美色,设一个花鸟使;这不,杨贵妃过生日,又设了一个荔枝使。
新鲜荔枝,是圣上想在贵妃诞辰送给她的礼物,可是,路途遥远,就算有日行千里的龙驹,也绝对办不成。
各个署令皆知这个任务是个催命符,连连推脱。
正好这天李善德告假去看房,来晚一步,众人一合议,就决定是他了。
大家先用酒把他灌醉,然后不断恭维他、抬举他,就这样,不明所以的李善德糊里糊涂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等他酒醒发觉上当,去找同事对峙,已经没人承认,这件事已然板上钉钉了。
李善德顿时生出无边的绝望,自己谨小慎微,没想到还是载入了别人的圈套中。
自己刚买了房,眼看着妻儿能跟自己过上好点的日子,没想到却一夜之间天翻地覆。
幸而回程路上遇到了好友,一番交谈之下,好友鼓励他别轻言放弃,应该先去尝试,再做定夺。
山水迢迢,李善德决定,放手博一搏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善德精通数字,他利用自己的这点长处,从延长荔枝变质时间和提高荔枝转运速度这两步入手,不断优化方案。
短短几个月,他两鬓斑白,苍老许多。
这一路上,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汗水,也经历了一场接一场的阴谋和算计,但李善德也从未轻言放弃。
荔枝农阿僮问他:这件事毫无胜算,你为什么还要做?
他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看到这句话,我对李善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李善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那份勇气,与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那种气魄如出一辙。
明知不可能,依然义无反顾,拼死一搏,而不是坐以待毙。
这样才有可能化“危机”为“机会”,挖掘潜能,突破自我。
即使空手而归,但如果付出了最大的诚意和努力,依然无悔。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没有成不成,只有做不做。
去做了,说不定昨天还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今日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点击下方链接,在历史故事中看尘世间挣扎的你我↓
02
做官之道,无非就三句话:和光同城,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经过李善德夜以继日,挖空心思的努力,他终于得到了运送荔枝的方法。
他天真地认为当下最棘手的运送荔枝的方法已经解决,接下来只要长安城里各部门能够齐心协力,这件事必然大功告成。
但是,他行进在回长安的路上,却被人截杀,幸而仆人舍命相救才活了下来。
好不容易回到长安,他来不及歇上一歇就直奔皇城而去。
没想到各个衙府却推互相推诿,不是让他吃闭门羹,就是把他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全都不待见他,让他大失所望。
其实,李善德为什么被追杀?为什么众人互相推诿不待见他?想想便知。
如果李善德真把荔枝从岭南运回了长安,可不就是打了大家的脸吗?
区区一个小吏李善德能做到,为什么朝廷上下无人能做到?是不是办事不利?
还有,他更是忽略了人性:人性中最大的恶,是见不得别人好。
但李善德心思单纯,想不到这一层,他百思不得其解地走在回家路上。
好友韩洄见他如此苦恼,忍不住点拨他:
为官之道,无非就三句话:和光同城,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李善德这才醒悟,自己一直专注于做实事,却忘了去洞悉人性,忘了经营人际关系。
要是能与大家共享这份功劳,自己也不会处处碰壁了。
于是,他将运输之法献给卫国公杨国忠,希望国公能以这份方案讨得圣心,也增进与贵妃的感情。
就这样,卫国公派遣李善德来负责运送荔枝,还给了他一块银牌。
果然,有了这块银牌在手,事情好办多了,众衙府不敢抗命,积极配合。
终于,李善德完成任务,在贵妃生日这天,成功将荔枝送到长安。
《论语·雍也》中有言: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人要彼此成就,互相照亮。
你愿意给别人搭桥,别人自然愿意给你铺路。
有句话说得好:
强者遇事不争,成己达人;智者锋芒不露,静水流深。为人处世,匿而不显,方可致远。
格局打开,人便如天地般宽阔了。
点击下方链接,摸透人性↓
03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谈钱有什么不好?
说到荔枝的转运过程,那真是一把辛酸泪。
李善德一路披荆斩棘,闯过各种穷途险境,最后绝境逢生。
当然,这其中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还有贵人相助。
老胡商苏谅算是其中之一。
要不是苏谅给李善德提供资金,李善德早就投了珠江,一死了之。
正是有了苏谅的钱,李善德才得以一次次实验和钻研荔枝转运的方案。
一次,他俩在一起喝酒,酒过三巡,苏谅感慨着问:
“明人不说暗话,刚开始小老只是想从你那里弄来几份符牒,至于荔枝转运成不成,与我可没什么关系。后来眼见你开始做起事来,有些眉目了,小老也只是为了日后有大收益才提前投些钱货。你不会怪我钻到钱眼里吧?”
李善德倒也通透,表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谈钱有什么不好?
是啊,谈钱有什么不好?
平日生活中,大家一旦提起钱,总难以启齿,觉得谈钱伤感情。
但是,曾仕强教授曾说过一句话:
羞于谈钱,是当下国人的通病。
大方谈钱,是远见,更是格局。
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有代价。
人情来往,无非就是有利可图。当然,有的人图的是实实在在的金钱,有的人图的是对方身上的价值。
看透这点,我倒觉得谈钱挺好的。
至少金钱交易是清晰的,而人情世故是复杂的。
人情,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投资,而投资当然是讲回报的。
如果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却选择过度去透支人情,只会给自己增加压力和负担,走到最后,可能会让某些关系破裂。
上次,我有个朋友想搬家,明明几百块叫个搬家公司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他却偏不。
请了一群朋友来帮忙,忙活了一上午,大家累得精疲力尽不说,中午他请客吃饭花了更多。
一旦下次这群朋友如果需要帮助,他也不得不去。
后来他感慨,还是花钱请搬家公司来得畅快。
免费的东西总是让人心动,但实际上没有真正免费的东西。
所以,千万别欠人情,每一次人情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些无形的条件,或许是时间,或许是原则,或许是自由。
与人交往是一场互相索取的过程是没错,但如果过度依赖,就会剥夺自己的选择权和自由。
能谈钱时不动用人情,才是一个成年人最清醒的处世之道。
点击下方链接,看懂世故人情↓
有人说,李善德的经历就像一部现代普通职场人的辛酸打工史。
没有毫不费力的成功,只有看不见的努力。
不管生活还是职场,人人都似李善德,誓死要把自己的“荔枝”运回长安。
愿你能像李善德一样,明知困难重重,也愿意奔赴自己的山海,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荔枝园。
点击下方链接,新一年奔赴自己的山海↓
作者 |木棉
来源 |人间书(ID: LT17715170371)
图片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