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州晚报

高血脂在以前被认为是

富人病、老人病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它竟悄悄找上了小朋友

近日,台州一2岁娃竟患高血脂

一起来看咋回事

一家长发现自家2岁的孩子

手腕、脚踝长了“黄色小疙瘩

起初以为是皮肤病

经台州市中心医院儿内科医生检查后

被诊断为高脂血症

孩子胆固醇最高的时候是

正常值的4倍多

低密度脂蛋白也很高

更令人惊讶的是

孩子体型并不肥胖

这么小的孩子为何会血脂异常?

经过详细排查发现

这个孩子有长期饮用炼乳、

爱吃炸薯条的习惯


高脂血症患儿皮肤黄瘤(肘关节、臀部、跟腱部位黄瘤。图源:浙大儿院

在传统认知中,高血脂是中老年病,但近年来儿童患者明显增加,特别是肥胖儿童群体。家长需要重视,如果孩子的眼睑、关节处出现黄色小疙瘩(黄色瘤),黑眼球边缘出现灰白色环(角膜环),反复的腹痛或胰腺炎,或是家族中有人50岁前患有心梗、中风等疾病,最好带孩子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为什么幼儿也会得高脂血症?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遗传因素,超过一半的幼儿严重高血脂与遗传相关。常见的包括基因缺陷导致的胆固醇代谢“失灵”,出生即存在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还有无法正常代谢植物固醇(如谷固醇、菜油固醇等)的谷固醇血症等。若父母一方有严重高血脂,孩子最好尽早筛查。

二是不当喂养。不少家长因为宠爱孩子,盲目追求高营养,比如频繁炖骨头汤、用肉汤泡饭,使得孩子脂肪摄入过量,或是过早添加了成人化的饮食,比如给孩子吃炼乳、薯条、蛋糕、油炸食物等,以及过早用牛奶代替配方奶粉等,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导致孩子血脂异常。

为了防止孩子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血脂异常,家长可进行科学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日常生活中,1岁前应以母乳、奶粉为主,添加辅食后要少糖、少盐。孩子断奶后,要少吃奶油、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增加膳食纤维。父母应每月检测孩子的身高、体重,避免过度喂养,同时保证每日1小时的户外活动。对于肥胖儿童或是有家族史的高危儿童,建议每6到12个月检测血脂

医生提醒

孩子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的代谢系统更加脆弱,预防儿童高血脂需全家共同参与。若发现孩子有皮肤异常、发育迟缓,或家族中有高危因素,请及时到儿科就诊,切勿盲目使用保健品或偏方。肥胖儿童尤其需要注意,相关数据显示,肥胖儿童患高血脂的概率更高。

通讯员:方丹枫/讲述 潘敏超/整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