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市区最低气温-4℃到-3℃,郊区-8℃到-5℃

各方行动起来应对蛇年申城首场寒潮

携强风一路“奔袭”,蛇年首场寒潮昨晨在上海登场。申城北风呼啸,极涡带来的极寒空气使白天升温艰难,不到傍晚时分,各区气温已经降到冰点左右。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数据,上海中心城区昨最高温仅3.4℃。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低温黄色预警信号,这是申城蛇年首个低温预警。

据预报,本周末,上海市区最低气温将达零下4℃至零下3℃,创入冬以来新低,有冰冻;郊区最低气温将达零下8℃至零下5℃,有严重冰冻。

天寒地冻之下,菜篮子供应稳不稳,家用水电煤和日常出行是否受影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访多个行业,见证他们的温暖行动。

农业:短时降温影响不大

这几天,上海贤佑农业专业合作社已开启“双保温”模式:500亩蔬菜设施大棚被保温膜包裹得严丝合缝;大棚内,保温设施全面开启。大棚外的露天区域蔬菜也得到妥善保护,前期成熟的蔬菜已被及时采收,新移栽的菜苗则采取覆盖地膜等措施,以维持其生长所需的温度。

考虑到露天种植蔬菜抵御寒潮的能力较差,合作社在播种规划阶段就调整了露天种植面积。比如水芹,如果遭遇寒潮导致水体冰冻,极有可能歉收,因此只种了几十亩。基地露天种植规模最大的水稻,虽然种植面积达6000亩,但由于未到播种季节,所以短时降温不会有影响。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建勇认为,持续两到三天的短时降温,对本地农业生产影响不大。据介绍,上海的蔬菜和经济作物多采用保护地栽培模式,生长在塑料大棚或连栋薄膜温室内,保暖、通风、透光等都有保障,基本不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虽然短时寒潮影响不大,但不耐低温的茄果类作物仍需重点关注。当前在田面积较大的草莓,如果降温幅度明显,农户可增加三层覆盖材料保暖。对于去年12月、今年1月刚定植的番茄、黄瓜,要注意夜间保温,适时采取加温措施,维持其生长所需温度。

绿化:应急队伍应对寒潮

记者从上海绿化市容部门获悉,做好环境卫生保障及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已下发各相关单位,要求强化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作业管理,做好冰雪天气应对,保障城市整洁和安全。

“我们随时关注天气预报,铲雪除冰的应急物资已经到位。”上海杨浦环境发展有限公司业务管理部经理章竞介绍,殷行路仓库里已准备了约两吨工业盐和融雪剂,还有2000多个麻袋、沙包袋;共青路仓库里,两辆可组装铲板的除雪车已养护好,随时准备上路。

一旦发布低温黄色预警,该公司17支应急抢险队伍将即刻奔赴一线。章竞表示,一线清扫员已接到任务,在日常保洁过程中,特别留意工地、菜场、沿街餐饮等单位的外围,还有种植垂直绿化的墙面下侧,看到积水第一时间清除,避免隔夜“升级”为冰面。

在上海徐汇环卫服务有限公司,许多环卫师傅拿出自制的融雪剂容器——大号饮料瓶剪成的塑料铲,用手抖一抖,铲里的融雪剂就能均匀地撒在易积水路面。上海徐汇环卫服务有限公司安全设备部工作人员毛鸿元表示,以往晚上10时到次日凌晨四五时,绝大多数环卫师傅都休息了,是道路保洁力量最薄弱的时候,为应对寒潮,多支应急队伍已填补“空白”,发现风险点就用工业盐覆盖,发现冻结面则换上融雪剂,可快速让坚硬的冰面变“酥脆”,用工具铲除时能省不少力气。

寒潮下,海枣、铁树等不耐寒的热带植物很可能被冻伤导致死亡。昨天,广粤路沿线绿地里多了许多绿化养护工,他们用稻草、无纺布给怕冷的植物穿上“大衣”,一些低矮的怕冰冻植物则用尼龙网遮在上面,避免被雨雪附着。

供水:推出一键快速报修

记者从上海城投水务集团了解到,防寒防冻措施已提前部署,和饮用水相关的生产场所已对裸露在外的设施设备、重要管道、阀门仪表、取样设备进行包扎,重点加强桥管进排气阀、各类在线监测设备、市政供水管网、市政消火栓、公用取水点的巡检,一旦发生故障,迅速应急处理。

“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第一时间向物业服务企业、小区项目经理发送手机短信提示,并对近年来发生过冻管的小区进行抽查。”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综合科有关负责人金熠忞表示,截至2月7日17时,962121物业服务热线暂时未接到住宅小区报修水管冰冻情况,维修工单均按相关流程及时处置。

昨天,兰岭园小区经理张长明早早在管理处检查防冻保暖物资。来自中福城物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给小区里的小树和消防栓穿上“衣服”御寒。根据要求,上海各物业服务企业、项目经理要加强小区排水管、水箱、水表、阀门等公用设施设备的检查;提前备好防冻保暖物资;通过小区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及时转发气象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做好防寒、防冻、防火、防高坠以及用电、用气安全等注意事项,防范事故发生。

寒潮期间,居民如遇物业维修方面的急难愁问题,可拨打962121物业服务热线或通过“上海物业”小程序进行报修。如果遇到用水故障,“上海供水”App和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推出快速报修页面,一键获得更便捷快速的维修服务。

用电用气:无人机上岗了

2月6日电网最高负荷已达2495万千瓦。为确保寒潮期间“满电”状态,上海61个供电服务中心、3500余名抢修人员和900余辆抢修车辆全天候待命。

2月7日一早,国家电网上海杨高集控站运维班班长庄卫忠与班员秦斌接到指令,迅速前往500千伏杨高变电站开展专项特巡。两人在户外设备区域重点检查变压器油位、断路器机构箱加热状况、设备绝缘气室压力等。“我们制定差异化的运维保障方案,确保设备不被‘冻坏’。变电站内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无人机、在线监测装置等都用于协助运维人员完成各项运维保障任务。”

此次寒潮的特点之一是大风,防风正是输电线路运维保障的重点。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维班班长俞震亮说,2月6日起,运维人员全面排摸输电通道下的环境,及时处置破损大棚、工地易飘物等潜在隐患,运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金具等的防风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线路经得住强风考验。

作为城市运行的“大动脉”,天然气管网的安全至关重要。据悉,入冬以来,上海已对全市880公里天然气主干管网开展了百余次安全巡检,巡检还运用了多种物联感知技术。(记者 陈玺撼 戚颖璞 束涵 查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