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18时08分,一名早产儿出生后因呼吸微弱、心率缓慢,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反应欠佳,四肢松软,随后由妇产科转入我科……”2月7日早上8时许,儿科主任夏成来到甘孜州人民医院,熟练地换上白大褂,神情专注地坐在会议室里,认真聆听昨天值班医护人员的交班汇报,就此开启了新一轮的春节值守。
这已经是夏成在医院度过的第20个春节了。记者留意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出血”“新生儿窒息”…… 每一名患儿的病情变化,都被他详细记录在本子上。其中,危重症患儿、治疗效果欠佳的患儿,以及新出现并发症的患儿,更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他深知,在这个阖家团圆的特殊时刻,每一名患儿都紧紧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心,而他们的坚守,便是对这些家庭最有力的守护。
完成交班、了解情况后,夏成立刻穿梭于各个病房之间,仔细查看每一名危重患儿的状况。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暖箱里躺着一名体重仅1200g、胎龄仅“29+4周”的极早产儿。他走到暖箱旁,认真听取管床医生病史汇报,细致地进行体格检查,随后深入分析患儿的生命体征、各项检查检验指标以及呼吸机参数,进一步完善了相应的诊疗方案,并详细交代了有关注意事项。
面对每一名接诊的患儿,夏成都会耐心询问孩子发病的诱因、临床症状及就诊前的诊疗情况。查体时,他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孩子的肤色面色、口腔检查,到心肺听诊、四肢功能以及神经系统,每一个步骤都做得细致入微。每次他都会在仔细认真综合分析患儿病情后,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同时,他还会把科室里的年轻医生、规培学员叫到身边,详细讲解诊疗的相关依据和注意事项,通过实例进行示教带教,助力他们学习成长。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儿科门诊和病房的工作量并未因假期而减少。“儿科病人数量依旧较多,春节期间床位使用率持续在90%以上,我们科室开放床位69张,今天科室在院患儿有68人,还有3名插管上呼吸机的危重新生儿。”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医院提前做好了人员安排和物资储备,全力确保每一名患儿都能得到及时、准确、优质的医疗服务。
“春节期间工作,危重症患儿多,确实会累一些,但看到一个个患儿转危为安,觉得很有成就感,非常欣慰。”夏成微笑着说道,眼中满是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坚守。在他看来,春节坚守岗位只是本职工作,能为孩子们的健康和生命贡献一份力量,内心便满是温暖。
回想起2020年1月,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夏成和同事们第一时间返回岗位。大年初一,在医院领导的有力指挥下,他们争分夺秒地建立起儿童隔离病房。那段日子里,夏成每天不仅要处理好科室的所有患儿,还要会诊和指导全州各县医院疑似和确诊新冠患儿的诊治,牢牢守住患儿治疗的关键关卡。
“虽然春节不能和家人团聚,内心难免有些愧疚和遗憾,但我的家人很理解我,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他的话语中,既有对家人的愧疚,也饱含对这份职业的执着。
这个蛇年春节假期,州人民医院儿科的医护人员们始终坚守在一线,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据了解,从2025年1月28日至2月7日,州人民医院儿科已收治了46名危重症患儿,其中包括多名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脓毒症和重症肺炎患儿。目前,在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诊疗和护理下,部分患儿已康复出院,大多数患儿病情稳定,极少部分患儿正在积极抢救之中,病情也趋于稳定。
全媒体记者:甘超 李梦玉
编辑:杨雪
责编:黄星洁
校对:刘睿娟
审核:肖宵
监制: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