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甘孜州深入挖掘18县(市)文旅特色,精心策划精品旅游路线,推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汇演活动,让整个春节期间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氛围,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游玩。
据统计,1月28日—2月4日,全州春节假日共接待游客109.92万人次(其中A级景区23.68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20914.31万元(其中门票收入261.8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54%和12.73%。
文化旅游流连忘返
“我是跟我女朋友从哈尔滨开车过来玩的,因为康定情歌慕名而来,来这里感受民族文化,看到这些节目觉得特别有意思,我家乡没有这种民俗,以后还会来。”游客张先生看完康定文艺汇演民俗活动后意犹未尽地说。
春节期间,康定城锣鼓喧天,喜气洋洋,节日氛围浓郁。情歌广场上,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轮番上演,游客与当地群众一同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尽情享受着这场文化盛宴。
泸定县“共筑中国梦·开启新篇章”篝火晚会现场同样热闹非凡。游客们与各族同胞手牵手、肩并肩,载歌载舞,欢歌笑语响彻泸定城上空。重庆游客郑先生兴奋地说:“今天刚到泸定就参加了这个篝火晚会,感觉非常好玩,很有新年氛围,大家都很开心,下次我们还会再来,祝大家新年快乐!”
整个春节期间,甘孜州举办了116场文化活动,包括康定市2025年春节暨藏历“木蛇”新年文艺汇演民俗活动、泸定县“ 安逸走四川·阳光泸定年-我在泸定陪你过新年 ”、色达迎新春藏戏表演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康巴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巴塘县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混搭乡土风情与潮流新意的“村晚”规模大、人数多、节目长,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群众。该活动受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央广网、封面新闻等媒体报道,阅读转发量达90.6万+,让“圣洁甘孜”增色添彩。
网红景区风光无限
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稻城亚丁、甲居藏寨、木格措、泸定桥等景区仍然是游客的热门选择。
记者从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为吸引各地游客畅游甘孜,我州节前以“冬游甘孜”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营销推广,组织各县(市)文化和旅游局、重点旅游景区(点)、部分旅游企业到重要客源地等开展了一系列的市场促销活动,推出了国有收费4A级及以上景区实行“0元购”“买一送一”“蛇年贺新春”景区门票大放送等优惠政策。不仅如此,推出“跟着达人游甘孜”冬游甘孜风光旅游季,组织康定、泸定、丹巴、海螺沟等地近百家民宿酒店联合推出“千张温泉票、百间民宿酒店房间免费送”抽奖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游客的出行热情。
在景区服务方面,甘孜州也下足了功夫。“我很喜欢泸定县这边浓厚的文化氛围,本来还担心春节人多,景区会乱糟糟的,没想到秩序这么好。一路上都能看到倡导文明旅游的宣传,大家也都很自觉遵守,公共设施也维护得特别好,让人觉得很舒心。”在泸定桥景区,随处可见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为游客提供指引、规划游览路线,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贴心的服务。
据介绍,1月28日—2月4日,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接待游客3.0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45.56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4.13%和75.94%;稻城亚丁接待游客0.6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8.88万元;甲居藏寨景区接待游客2.67万人次,门票收入4.88万元;木格措景区接待游客1.6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4.53万元;泸定桥景区(无门票)接待游客7.04万人次;墨石公园景区接待游客0.74万人次,门票收入17.43万元。
除此之外,州内各文化场馆也成为热门打卡地,“圈粉”无数。全州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累计服务群众7.08万人次,线下开展活动99场次,到馆0.97万人次,馆外服务群众6.1万人次;线上开展活动63场次,点击量129.01万次。这些文化场馆不仅丰富了游客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文旅深度融合。
“春节期间,甘孜州主要客源仍然以中短线旅游为主,超八成客源来自成渝地区以及川内各市州等中短线城市。”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游客多以自驾游、自由行、半自由行出游,其受路程距离、产品丰度等因素影响,“大贡嘎山地人文旅游目的地”区域成为游客出行首选,共接待84.58万人次,占全州接待总量的76.95%。海螺沟震后文旅产业恢复发展,辖区共接待游客7.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27.16亿元,两项指标同比均增长2.3倍。
蛇年春节,甘孜州以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优质的景区服务和深入的文旅融合,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难忘的新春之旅,也为新一年的文旅发展开了个好头。未来,我州将继续深挖文旅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领略康巴大地的独特风光与文化魅力。
全媒体记者/ 甘超
编辑/ 黄星洁
责编/ 刘睿娟
校对/ 杨雪
审核/ 肖宵
监制/ 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