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2月5日,学习强国平台刊载文章《江苏镇江:法治“甘露”培育营商“沃土” 聚力护航产业强市》,介绍镇江法院持续做优“镇合意·法助力”品牌,强化创新创业司法保障的相关工作。
让我们一起来看全文吧!
近年来,江苏镇江法院持续做优“镇合意·法助力”品牌,强化创新创业司法保障。镇江中院连续3年荣获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甘露奖”,“减控并举修复企业信用”工作被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强化企业服务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知识产权审判庭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当前,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成为各大平台争夺的重点。近期,镇江中院审结了全国首例针对“一键搬家”“一键代发”软件的数据不正当竞争行政处罚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
某公司开发了“一键搬家”“一键代发”软件,并在电商平台销售,某电商平台商家购买并使用“一键搬家”软件,可以一键抓取天猫、淘宝平台内大量商品数据,复制到某电商平台开设相同店铺,销售相同商品,造成天猫、淘宝平台及商家被实质性替代。消费者下单后,某电商平台商家再通过“一键代发”软件,一键至天猫、淘宝平台原商品下单,并由天猫、淘宝平台商家发货给终端消费者,形成“无货源店铺”模式。
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后认为某公司构成网络不正当竞争,依法作出停止违法行为、罚款53万元的行政处罚。对方不服,提起了行政诉讼。镇江中院经过充分调查和研判,认为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且适用法律正确,驳回了诉讼请求。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镇江法院深化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出加强创新成果司法保护、助力金融赋能科技创新等10项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司法举措。2024年,一审审结知识产权案件877件,判处惩罚性赔偿317.4万元,服务保障创新引领产业强市。
镇江法院加大对丁庄葡萄、句容草莓、句容戴庄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强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通过深化协作配合、加强权益保护,擦亮镇江地理标志“金字招牌”。
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限制高消费等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已成为法院威慑失信被执行人、提升执行强制力的一种主要手段。然而现实中,有部分既有履行意愿也有发展潜力“诚而不幸”的企业,因被纳入“黑名单”,在获取贷款、参与招投标等社会活动和经营方面受限,削弱了履行能力。
镇江法院充分认识到企业信用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因企制宜”推动企业信用修复。全市法院全面摸排失信企业资产状况、经营状况和履行意愿,对具有一定诚信度和发展前景,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列入“帮扶清单”,及时进行信用修复。将停产停业等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企业纳入“退出清单”,对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的继续进行信用惩戒纳入“约束清单”。
为从源头上防范失信行为发生,镇江法院建立“一督促三预告”机制。执行立案前向当事人送达《督促履行通知书》,避免债务人因非故意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产生不良征信记录。执行过程中,全程告知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可能面临的惩戒后果,特别是采取惩戒措施或强制措施前,向被执行人发送预纳失、预限高、预处罚通知书,切实做到以勤督促防失信、以控纳失减失信。2024年,镇江法院为405家企业修复信用,全力压降严重失信企业占比。
编 辑:赵品轩
校 对:夏 蕾
审 核:孙彩萍
来 源:学习强国平台
长按扫一扫
关注镇江中院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