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广辉
为落实长春新区党工委系列文件精神,长春新区人民法院制定《2025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二项新举措》,新区法院对照各项任务,细化时间表、路线图,确保落实、落细、落到位、落出实效,全力服务长春新区发展大局。有关内容如下:
立足长春智慧法务区,强力支撑“双城”战略实施
主动发挥长春新区人民法院地处国家级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以长春新区为立足点,依托互联网法庭与知识产权团队建立工作专班,加强与法务区司法机关、律师机构同频共振,聚焦光电信息、高新技术、生物制药、汽车装备、航空物流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依法靠前服务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北湖未来科学城与永春生物医药城“双城”建设作足法治保障,全力打造以长春智慧法务区为圆心、辐射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强化涉企纠纷多元共治,以诉前服务保障经济运行
注重自建治理,以高新法庭、中韩法庭为基层司法“桥头堡”,成立专业人民调解中心,推进综治中心派驻,完善“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促进一般纠纷源头化解。注重协同解纷,与省同心人民调解委员会、长春智慧法务区律师调解组织、中国电子商会互联网调解中心等签订合作协议,加大类型化商事纠纷治理力度。实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慎用诉前保全手段,善用活封活扣,维系生产经营。联合仲裁委保障劳动力市场稳定,促进企业“留人留心”,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全面做好新质生产力企业的诉前服务,增强企业对新型纠纷在地咨询、本地审理、就地解决的司法信心。
深化审判辅助集约改革,释放全链条司法动能
打造具备快速通办能力的审判辅助集约中心,常态化运行企业诉讼服务“绿色通道”,依托“审务e协同”平台,推行诉前纠纷云端调解、涉企矛盾多元化解、庭前节点在线流转、辅助程序压缩前移、繁简送达差异实施、庭审排期电子填充、跨域事务本地办结。用好自主研发的无纸化办公集成平台,加速各环节政务审批。充分释放集约动能,促进更多涉企案件快速流转,更早一步解决诉讼纠纷,提升全领域司法效率。
坚决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环境
依法严厉打击干扰民营企业生产活动秩序、侵犯企业家人身财产权利、破坏经济发展生态等犯罪行为,警惕“远洋捕捞”等严重损害本地企业利益的跨地区非法干预,着力构建安心创业的司法环境。全力落实省高院《关于服务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法治环境的十项措施》《暖企惠企安企六项新措施》《服务经营主体提振市场信心十项举措》等专项制度,最大限度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拓宽互联网审判服务路径,打开网络空间治理格局
以长春互联网法庭为核心阵地,依托“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1.0”,优化网上立案、在线委托鉴定、异步质证功能,强化远程庭审、电子送达、智汇卷应用,探索AI助理、司法链前沿领域。积极治理互联网销售行业乱象,维护吉林省农林渔牧业产品“金字招牌”,平等保护中小微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联合网信、公安部门开展“新·网”行动,做好互联网金融行业债权清收与金融犯罪打击,谨慎评估风险,维护金融系统安全。入驻长春市政务中心互联网工作站,规范数据资产交易。不断拓宽互联网诉讼服务渠道,以党政领导、警法联动为范式引领,提升网络空间治理水平,打造“依法治网”示范先行区。
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维护统一大市场公平秩序
坚定履行集中管辖职责,加大知识产权创新保护力度,关注本省“专精特新”产业IP孵化,依法规制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违规行为。加大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遏制重复恶意侵权。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制度,巩固“三合一”审判成效。深化与省市知产保护中心、省版权保护协会的诉调对接机制,用好类案示范判决。深入企业园区开展巡回审判,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维护统一大市场公平秩序提供保障。
贯彻审慎善意文明执行,保障企业永续生存发展
着力提升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案件的化解力度,确保执行标的到位率。对尚有经营发展前景,但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及时履约的企业,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执行措施,杜绝超范围、超标的查封。对已查封扣押的经营性涉案财物,允许当事人在保证司法活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防止影响扩大。加大执行和解力度,运用债权转股权、分批分期履行、企业经营权抵债等方式,实现“执行和解+企业盘活”双胜利。用好守信激励和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为良心企业留住信用资本。
巩固府院联动制度成果,监督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依托府院联动机制,探索“院局联席会议”制度,切实监督提升长春新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北湖科技开发区、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职能部门的依法行政能力,为实现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法治保障。妥善审理涉政府招商引资、市场准入、工商管理、质量监督、项目规划、土地征收等行政案件,依法保障企业在公共领域得到平等对待。拓展“新区法院+”行政沟通机制,完善行政复议与诉讼衔接制度,合力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推进司法大数据共享,降低企业诉讼成本
配合快速推进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深入推进执法司法数据共享机制和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畅通数据内部流转渠道,力争实现企业“一窗办事,一次办妥”。用好全市首例与长春市房产档案馆、长春市规自局建立房产和土地信息点对点专线查询系统的先发优势,跑赢信息共享“高速路”。保持执行联动与联合惩戒机制,提高财产查控和强制执行效率,切实保障企业胜诉权益。依托在线缴费平台,简化减缓免诉讼费流程,依法降低企业参与诉讼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
规范司法公开,提升经营主体信息获取便利度
充分调研市场主体的司法公开需求,坚持推进民商事案件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庭审直播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打造一批具备法治引领作用、富含新区特色的司法公开精品成果。以长春新区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网为阵地,联动辖区职能部门,全面公开土地、金融、知识产权、网络交易等领域涉诉情况,便利企业查询,畅通企业沟通反馈渠道。
精细化数据会商,建立矛盾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充分利用大数据中心平台与数据会商机制,分析民商事案件审判运行态势,预警重大矛盾风险。通过诉讼高峰节点、诉求分布、结案均衡度等指标,精确研判新区范围内商事纠纷风险防控、投资者权益保护、商事案件审理效率等情况,在空间与时间的双重尺度上作好矛盾风险评估预警,精准助力企业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加强法企共建,形成法治营商良好氛围
依托公众开放日、新闻发布会、审判白皮书、企业巡回走访等形式,多元开展营商环境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增强企业抵御诉讼风险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联合新区工商联,推动建立法企联席会议机制,主动延伸司法职能,畅通法企交流途径,提振法企共建效能。扩大新媒体矩阵传播影响力,加强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号建设,有效拓展宣传深度与广度,提升普法质量和效果。
初审:广辉
复审:韩蕊
终审: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