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基层政府为立足点,分别从“情”和“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北京、成都以及台州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同的治理案例,分析了民意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上的分类逻辑,探索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未来,民意分类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其发展将为构建更加开放、透明、高效和人性化的城市治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引言摘自本书结语部分)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至情至理:城市基层治理中民意分类逻辑与实践

刘怡然 著

2025年1月出版 / 定价98.00元

ISBN 978-7-5228-4530-2

(点击封面跳转至购书页面)

前 言

我们都知道,民意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很难说清,民意到底如何影响着治理。本书运用多样化的逻辑对城市社区中的民意进行分类,分析民意中的情与理,重新审视民意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基层社会的稳定是中央政权得以维持的基础,而对民意的满足是维系基层稳定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民意自古以来就受到重视,但其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也不断变化。古代的民意更多被等同于民生,统治者关注的重点是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其与民的关系通常被比作水和舟的关系,一方面体现了顺应民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意并未主动参与治理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着重强调了民意在治理中的作用,提出坚持人民民主的原则,保证人民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民主权利,体现出民意在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内容,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提出明确要求。

如果说对民意做出理想的回应是治理的最终目的,那么对民意的分析和理解就是提升治理水平的前提和最关键因素。针对基层治理,多年来国内学者从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出发,展开了大量研究,主要围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的关系,城乡基层协商、公益慈善和志愿行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和水平提升,社会治理与服务,治理手段创新与运用等主题,有着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多将民意看作一个整体性或者背景性的要素,并没有将其作为研究的核心。

即便是针对民意本身的研究,也未对其内部结构展开分类讨论和细致分析。政治学更多从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政治决策方面出发,通常将票选结果、支持率、对政府信任度等同于民意进行研究。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快速获得民意对于政治问题的态度,但呈现的民意基本上都是数据,过于抽象化,无法看到其中鲜活和丰富的表达。新闻与传播学对民意的讨论关注公众舆论、媒体对事件的报道,社交媒体上的话题热度,网民评论等。其注意力集中于属于全社会的或者有一定规模的舆论,而对人们生活中的,没有形成舆论的民意缺乏认识和了解。社会学在研究社会问题、社会变迁、社会价值观方面会研究民意,重点讨论民众对问题的态度、价值的认同、对公平正义的看法等,但相对零散,缺少从整体上对民意的类别差异和形成机制的讨论。

本书将提供一套多层次、多维度的民意分类框架: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抽象化民意在整个城市发展和治理中的意义;从中观的角度探讨地方政府在任务推进过程中如何平衡项目紧迫性与民意的融入;从微观的角度剖析基层政府如何从零散的、个体的民意中提炼出理性的、稳定的民意,并在分类后将其纳入基层治理当中。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情感与理性的摩擦,最终在多元主体互动的过程中达到平衡。这三种民意分类逻辑可以简单归纳为中央政府的城市发展阶段型逻辑、地方政府的任务推进型逻辑和基层政府运行项目时对居民的需求满足型逻辑。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央政府在治理中的方针政策往往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更多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在一个重要时期,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作是什么。在城市化过程中,对民意的分类往往是根据城市发展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进行分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经历了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改造、环境整治、社区服务改善、文化活动提升等多个阶段,政府因此也开展了一系列项目,旨在解决各种矛盾纠纷,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在中央政府的视角下,要推进国家的发展,同时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其次,以中观层面来看,地方政府面临的治理困难是,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有着紧迫的时间和考核压力,同时还要面临来自居民更为多样化和复杂的民意。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居民之间,或者居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对稳定造成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在处理民意的时候也有着自己的分类逻辑。通常以项目的紧迫程度为基准,根据轻重缓急对项目有一个判断。但是如果完全不顾及民意,项目很难推进。因此除项目紧迫程度,地方政府也将民意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作为对民意分类的标准。

最后,从微观层面来看,基层政府最直接地接触民意,对其分类也更加接近民意自身的特征。居民的民意通常以民需为基础。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虽然民需并不等同于民意,但本书对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进行借鉴,将微观民意分为城市更新改造类、日常生活类、文化服务类,以及安全和秩序建立类四个方面,也呼应了我国城市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

基于此,本书建立了一个整体性的框架,以基层政府为立足点,将这三种民意分类的逻辑放进其中一起思考。这样一方面能对基层治理中的民意形成整体性的判断,另一方面又可以观察到不同分类逻辑之间的关系。民需的刚性程度和民意的分化程度是统一这三种逻辑的两个重要的指标。根据这两个指标的不同差异可以梳理出四个象限,并把现有的不同民意项目放进其中进行分析,最终匹配出最主要的治理方式。例如根据民需刚性从强到弱和民意分化从大到小,可以将政府项目分成生存类,安全类,服务类和文化类,尊重类和生活类四种类型,同时匹配出资源动员型、政府引导型、任务分包型和平台协商型

四种类型的治理方式。书中将通过不同地区的案例对框架中的内容进行具体的阐释和分析,以期更深刻地理解目前基层治理项目中居民参与积极性不够、基层政府负担重、中央政府政策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为了保护案例中的访谈对象,书中对案例中的街道、社区、人名等均进行了匿名化处理。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至情至理:城市基层治理中民意分类逻辑与实践

刘怡然 著

2025年1月出版 / 定价98.00元

ISBN 978-7-5228-4530-2

(点击封面跳转至购书页面)

内容简介

本书以城市基层治理中的民意分类逻辑与实践为研究对象,探讨民意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民意分类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全面审视民意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表现与作用机制。宏观层面关注抽象化民意对城市发展与治理的整体意义;中观层面探讨地方政府如何在任务推进中平衡项目紧迫性与民意融入;微观层面深入剖析基层政府根据居民实际需求进行民需满足的逻辑分类。书中梳理了北京、成都、台州三个城市的近50个具体案例,细致入微地展现民意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角色,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实现民意与治理的匹配。

作者简介


刘怡然,牛津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哈佛燕京学社2011~2012年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城市社会学研究室,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兼职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专注于社区建设、基层治理等研究领域。曾在《开放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学海》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城市基层治理与民意:基本问题探究

第一节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现状与挑战

第二节 治理理念的演变及其对民意的影响

第三节 民意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节 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和反思

第五节 民意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民意的逻辑与三重理论框架

第一节 历史视角:民意在中国国家治理中的角色与演变

第二节 结构视角: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中的民意结构

第三节 过程视角:民意分类与治理方式的动态匹配

第三章 不同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与特色

第一节 北京市:首都治理的典范与挑战

第二节 四川成都市:社会活力与治理创新的实践

第三节 浙江台州市:科技驱动下的治理模式探索

第四章 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民意体现

第一节 城市拆迁项目中的民意动态

第二节 城市更新项目中的民意参与

第三节 住房改善项目中的民意表达

第四节 小区修缮项目中的民意反馈

第五章 城市日常生活中的民意反映

第一节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民意与技术实施

第二节 社区停车管理:民意与公共资源配置

第三节 社区菜市场翻新:民意与日常生活改善

第四节 社区内环境提升:民意与城市美学

第六章 文化与社会服务中的民意互动

第一节 疾病照护服务:民意与健康关怀

第二节 日常生活服务:民意与项目管理

第三节 小区物业服务:民意与模式创新

第四节 社区商业服务:民意与经济发展

第五节 社区文化团队:民意与精神建设

第六节 街道综合服务平台:民意与公共服务

第七章 贯穿城市化的安全与秩序问题

第一节 城市流动与安全保障:民意与公共安全

第二节 社区矛盾与纠纷化解:民意与社会和谐

第三节 社区难题与创新探索:民意与政府关怀

第四节 居民自组织与公约制定:民意与社区自治

第五节 社区协商与秩序建立:民意与社区发展

结语 民意分类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与未来

参考文献

新书 | 《共同富裕:衡量指标与实现路径》

新书 | 《内外有别: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

新书 | 《书读城市:十部城市研究著作导读》


策划:dmz

编辑:dmz

审核:myx

封面:Photo by Caio on Pexels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