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抖音一纸公告将张兰、汪小菲的多个账号永久封禁,理由是“利用徐熙媛(大S)逝世恶意炒作营销、发布不实信息”。微博随后也关闭了张兰的直播功能,估计距离全平台封杀这对母子账号不远了。
这场封禁看似突然,实则是这对母子长期消费大S的必然结局。
这次封禁,对于汪小菲的麻六记来说更是致命打击,有可能导致企业直接关门大吉,更别提什么上市计划了。
抖音封号重锤落下,麻六记的“流量帝国”塌了一半
1. 直播带货渠道被切断,线上销售或腰斩。
张兰的直播间曾是麻六记的“印钞机”。以2月6日为例,张兰复播仅1小时14分钟,销售额便破百万,观看人次超930万。被封禁前,麻六记70%的营收来自线上,其中抖音平台贡献了绝大部分流量。如今核心账号被封,相当于直接掐断了品牌的生命线。
2. 品牌形象崩塌,消费者用脚投票。
网友涌入麻六记直播间刷屏“下架”“还敢播”,甚至有人喊出“酸辣粉变人血馒头粉”。张兰在直播中回怼网友“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更激化了公众反感。品牌与“恶意炒作”深度绑定,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已跌至冰点。
3. 麻六记上市计划泡汤。
麻六记原计划2025年赴港上市,但封禁事件暴露其商业模式的致命缺陷——过度依赖话题人物和流量炒作。分析师直言:“当品牌与道德污点挂钩,资本只会迅速撤离。
复盘麻六记的“发家史”:从床垫到棺材板,流量狂欢没有底线
麻六记的崛起,堪称一部“踩着大S的眼泪上位”的黑色商业史。
1. 离婚大战成流量密码,酸辣粉卖到脱销。
2022年,汪小菲因“床垫门”暴怒开撕大S,张兰在直播间一边痛斥前儿媳,一边挥舞酸辣粉,单日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网友戏称:“每一包酸辣粉里都掺着大S的隐私。”
2. 编排“连续剧式营销”,把家丑当剧本。
从汪小菲的深夜发疯文学,到张兰直播模仿具俊晔打碟、卖绿茶配卤蛋,母子俩将离婚闹剧编排成日更狗血剧。网友一边骂“缺德”,一边贡献点击量,麻六记的流量雪球越滚越大。
3. 大S去世成最后“商机”,吃相彻底失控。
大S离世后,张兰团队火速复播,直播间标题赫然写着“风雨同舟”;汪小菲将头像换成黑色后又改回亲子照,被质疑“表演深情”。更离谱的是,其关联账号“夏小健”编造“汪小菲包机送骨灰”谣言,遭大S家属怒斥“恶心至极”。
流量至上的代价:当商业沦为“人血馒头”加工厂
张兰母子不是第一个靠炒作爆红的商人,但他们的操作却刷新了商业伦理的底线。
1. 把逝者当工具:连棺材板都要撬开榨流量。
大S尸骨未寒,张兰却在直播间喊话“兰姐不怕黑粉”,汪小菲对着镜头哽咽“死的人应该是我”。这种将他人死亡转化为营销素材的行为,已不是简单的“蹭热度”,而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
2. 谎言产业链:从编故事到卖惨一条龙。
“包机谣言”被揭穿后,抖音副总裁李亮披露:张兰团队屡次违规,明知是假仍推荐不实视频,甚至勾结“干儿子”夏小健打造谣言矩阵。为了流量,他们早已把道德和法律抛诸脑后。
3. 公众的觉醒:我们为何愤怒?
网友的抵制并非“小题大做”。当一个社会默许商人靠消费逝者牟利,下一个被架上流量烤盘的可能是任何人。正如律师所言:“平台封禁是底线,但更可怕的是人心对恶的麻木。”
结语
张兰汪小菲的账号被封,看似是平台的惩罚,实则是公众用道德审判给流量经济上了一课。当商业沦为“人血馒头”的盛宴,再高的销售额也掩盖不了灵魂的腐臭。
汪小菲和张兰真的是成也流量败也流量。没有底线,没有敬畏,最终只会被流量反噬。
汪小菲和麻六记若想重生,必须先学会对生命保持敬畏——毕竟,棺材板里躺着的,可能是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