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作惊天动地事,甘当隐姓埋名人”。2月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在徐汇校区山茶社纪念碑处举行追思活动,沉痛悼念和深切缅怀黄旭华学长。追思活动现场庄严肃穆,交大师生和市民们从各处来到这里,默哀鞠躬敬献鲜花,深情表达哀思。
黄旭华院士是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上海交通大学的杰出校友,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隐姓埋名三十载,倾毕生心血铸就大国重器,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信念,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2025年2月6日,黄旭华先生与世长辞,其科学报国的赤子情怀、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以及为国铸剑的卓越贡献,成为交大全体师生追思与传承的精神丰碑。
作为首批从事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之一、第一代核潜艇船体设计的总负责人、第一代核潜艇最终形成完整战斗力的总设计师,以及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黄旭华这个名字,已成为爱国奋斗的象征,也激励着全体交大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有一条 “旭华路”。这条路与“元培路”“叔同路”“学森路”等一起,构成了交大校园内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师之路”。
黄旭华先生虽已离去,但他“隐姓埋名、科学报国”的精神如深海中的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他的一生深刻诠释了“此生属于祖国,无怨无悔”的誓言,激励着交大师生与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勇毅前行。正如校史剧《积厚流光》所演绎的,黄旭华精神将永远在交大校园薪火相传,在祖国大地上生生不息。
斯人已逝,风骨长存;精神不朽,星耀千秋!
栏目主编:王蔚
文/摄影:袁婧 剪辑:王天赐 责任编辑:王蔚
来源:作者:文汇报 袁婧 王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