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山西大同发生的“破门亮灯”事件,引发全网的强烈关注和热议!大家都在等待这个事情的最终结果,2月6号,当地的街道发了一篇几百字的所谓的“道歉信”以后,不但没有平息事件,还顺势把这个事情抬升到了更高的热度。道歉信虽然有提到这是当地街道工作人员沟通不畅,做法简单粗暴,还说他们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但却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单位或者个人为这个事情承担责任,而是以文字的形式一笔带过,大家都认为这样的道歉信,真的是毫无诚意,也没有认识到真正问题的严重性,而是迫于舆论压力,应付式地回应大家的关切罢了。



事情发酵好几天了,大家都希望能够有权威单位或者权威媒体出来发声,2月8号,大家终于等到了央级媒体,人民日报旗下媒体人民网正式针对“破门亮灯”进行发声,只是想不到官方媒体这次的言辞也如此的犀利,一点也不客气。



人民网针对针对这起事件发声评论“破门亮灯”,道歉不是重点,这对话很引发大家的联想,表面的意思是提醒有关方面,发生这么性质严重的事情,绝对不能是简单发文道歉了事,要道歉也应该那几个负责敲门的工作人员直接上门给商户进行道歉。但深层的意思是,这个事情的发生非常有必要调查清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在央媒的发文当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破门而入,意在亮灯,”这种强制亮灯的做法,就是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这句话真的是说出来这个事件的本质啊。当地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强制商铺必须不营业也要24小时开灯的做法,既不合理,更加不合规,尤其是破门亮灯的做法,已经不是一般的简单粗暴。有北大法学教授也针对此事发表个人看法“执法者缘何变成违法者”。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是当地的商铺在过年期间被小偷“破门而入”,小偷早就被抓起来处理了,但这次破门的竟然是当地街道的工作人员,这明显在性质更加显得恶劣。



亮灯本来是让过年游客的体验更好,打造地方的特色旅游文化,但这次的“破门亮灯”却起到了反作用,让他人的努力付诸流水,实在可惜,强制亮灯就是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人民日报评论这句话说的真的是太好太到位了。道歉不是终点,追究相关责任人,举一反三才是更加需要做的。本来上面开会早就提到了,要整治形式主义的作为,但有地方,有些人仍然熟视无睹,才会导致有这次“破门亮灯”的事件发生,如果想着事件闹大以后,发几百字文章刀片就完事,未必就太敷衍了事了吧,大家觉得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