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原王朝就一直在被周边的这些小政权骚扰,历史上公认的两个强国大汉和大唐,即使是这两个王朝也一直都没有改变这种局面。

并且在唐朝,所要面对的不仅是突厥还有吐蕃,庆幸的是大唐是一个擅武的王朝,在面对周边小国的时候也是有能力抵挡的。不过既然是战争就一定是有胜有负的,和大汉时期一样,唐朝也有被吐蕃活捉的将领。



对于降将向来是不能用就杀之,不过在这其中却有一位例外,唐朝大将王孝杰,也因战败被吐蕃活捉,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吐蕃王在见到他后却跪地失声痛哭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幸运

其实大唐和吐蕃之间也是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唐太宗李世民那也是历史上出名骁勇善战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就对周边的这些小国家进行了很好的威慑。



在李世民时期,他用绝对的武力让周边的这些小国家都不敢说话,其中吐蕃更是表示要和大唐联姻,当然在封建王朝中联姻也是最好的笼络感情的手段。这件事就是后世史书中著名的“文成公主入藏”



在松赞干布迎娶了大唐的公主后,双方也度过了一段很长时间的和平生活,遗憾的是在唐太宗逝世后,边境的局面又发生了改变,最开始仅仅是渤海郡国作乱,大唐也不缺少大将,这不很快薛仁贵就带着大军出征了。



可能是看到此时的大唐陷入了外患中,吐蕃就想要趁机来分一杯羹,于是他们开始挑衅大唐,企图在西部边疆将战火重燃。

得知此事的朝廷第一时间就派人前往镇压,前往的大将中就有王孝杰。虽说当前大唐的战斗力很强,但能够在边境称霸多年的吐蕃的势力也并不弱。



两方相遇后也是势均力敌,但吐蕃毕竟在地理条件上占据优势,大唐的大军很快就被吐蕃的大军给分割开了。王孝杰和刘审礼两人被吐蕃的大军给团团围住。这两人并未放弃,依旧在殊死拼搏,在王孝杰看来,身为大都督的李敬玄是一定会来支援他们的。



有了援兵后,他们不仅能够很快突围并且还能够和援军将吐蕃的大军给围住,来一手反包围。王孝杰想的是挺好的,遗憾的是他高估了李敬玄。这李敬玄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雄心,在看到手下的两位大将都被围住后,李敬玄当即就被吓破胆了。



别说是回去救援了,李敬玄没有第一时间就跑了就是好事了,没有了援兵后王孝杰手中的大军根本就撑不了多久。在敌众我寡之下,王孝杰被吐蕃所俘,刘审礼身受重伤,后不治而亡。王孝杰在战场上的英勇,吐蕃也是清晰看到的,在将他俘虏了后就想要将他收为己用。



于是吐蕃这些将领开始轮番上阵劝说王孝杰投降,但在王孝杰的心中生是大唐的人,死也要做大唐的鬼,投降肯定是不可能的。眼见着王孝杰这样的不识抬举,吐蕃当即就决定要将他给杀了,毕竟这样的人要是不能为自己所用,那就只能将他杀了以绝后患。



在听到吐蕃要将他给杀了的消息后,王孝杰也丝毫没有胆怯之情,王孝杰是一位军人,身上固然是有骨气的,并且对大唐来说吐蕃那不仅是敌国更是异族。知道自己的生命就停在这一刻了,王孝杰抬头蔑视地看了一眼吐蕃王还有前来观战的贵族们大喊道:“来吧!”



说着就将脖子伸长,自古以来对于这样的将领,都是会对他多几分敬仰的,吐蕃王也不例外,他带着侍卫走近,想要看看这样一位忠义的大将长什么样子。此时的王孝杰经过这些日子的蹉跎,也不复往日的利落。



他原本戴着的帽子也不见了,长发就这样散落在他的肩上,长发遮住了他的半张脸。王孝杰高昂着头,但加上他那被遮住的半张脸倒颇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此时吐蕃王身后的一个侍卫大步走上前,将王孝杰的长发给撩开,让吐蕃王能够看清楚王孝杰的长相。



在看清王孝杰的长相后,这一位吐蕃王忽然惊讶地睁开了眼,后双膝跪倒在王孝杰的身前。王孝杰看着吐蕃王的举动,心中也是一阵疑惑,尤其是看到吐蕃王泪流不止,他更是觉得莫名其妙,回想一番后王孝杰确定自己之前从未见过这一位吐蕃王。



不仅王孝杰觉得疑惑,其他的吐蕃人也觉得疑惑。并且身为吐蕃王向一个俘虏下跪成什么样子?几名侍卫当即就去将吐蕃王扶起,王孝杰正疑惑的时候就有人来给他松绑了。

事后王孝杰才知道,原来自己长得很像当前吐蕃王那一位已经逝世的父亲,在见到王孝杰后,吐蕃王不由心软,不忍心杀他。



二、回到大唐

能够不被杀对于王孝杰也是一件幸事,但让吐蕃王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自己这一念之差,就给自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对敌人宽容就是对自己残忍。因为王孝杰长得很像吐蕃王的父亲,在吐蕃王孝杰那也是被奉为座上宾。



吐蕃王对他礼遇有加,也正是因为吐蕃王的态度,让王孝杰在吐蕃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一些贵族见到王孝杰时还会跟他打招呼。吐蕃王很是器重王孝杰,多次劝说让他归顺吐蕃,但都被王孝杰拒绝了。



虽说是没有同意归顺吐蕃,但王孝杰还是在吐蕃度过了好几年悠闲的时间。在武则天掌权的时候,两国的关系就发生了改变,变得缓和了不少,吐蕃王为了能够促进两国的关系于是就将王孝杰给放回去了。



回到了大唐,王孝杰的心情最开始也是很兴奋的,不过他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这几年的空白时间让大家都不相信他,认为他是吐蕃派来的间谍,认为他已经被吐蕃给收买了,不然为什么他能够在吐蕃享受座上宾的生活,能够完好无损的回到大唐。



三、重任

王孝杰也是百口莫辩,最初他是告知群臣,因为自己长得像吐蕃王的父亲才被释放的,但大家听到他的这个回答后,都笑出了声,直言他找借口也找一个好一些的借口。别说是群臣,就是他自己也觉得这个理由很荒谬,但事实情况就是这样。



王孝杰也很是郁闷,上文也提到了此时掌权的并非是李家,而是武则天,虽说后世在提到武则天的时候总是会说她心狠手辣等等。但在武则天执政的时候大唐也是蓬勃发展的,其中就离不开武则天的识人善用。



在整个朝堂都不相信王孝杰的情况下,武则天依旧选择相信王孝杰,她非但没有被流言蜚语所动,并且还很欣赏王孝杰。在王孝杰看来,武则天对他也是有着知遇之恩的,即使是当前整个天下都在说武则天的不是,但他依旧选择效忠武则天。



武则天将他任命为“武威军总管”并且在不久后派遣他去攻打吐蕃。其目的就是收复安西四镇。作为在吐蕃生活多年的王孝杰没有人会比他更合适,当然战争的结果也是很喜人的,王孝杰没有辜负武则天对他的看重,成功地收复了安西四镇。



武则天得知后大悦,立刻就对他进行了晋升王孝杰坐上了左武卫大将军的位置,次年再也得到晋升成为了正三品大员,王孝杰也决定要用一生来回报大唐和武则天。

结语

当然王孝杰也做到了,几年后北方契丹动乱,王孝杰再次奉命征讨,遗憾的是这一次他没有能够活着回来,战死沙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