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岛城出现持续低温天气,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左右,并伴有大风和降雪。为应对极端天气,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安全温暖过冬,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迅速行动,积极部署,全面加强街面主动救助,增加街面巡查频次和巡查力度,持续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
一、迅速响应,周密部署
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高度重视此次寒潮天气,第一时间启动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中心领导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二、主动救助,加强巡查
为及时发现和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市救助服务中心加强行动小组上街频次,上午、下午、夜间三次开展街面巡查,重点对车站码头、桥梁涵洞、地下通道、废弃房屋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对发现的流浪人员,工作人员坚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耐心劝导他们到中心接受站内救助服务,提供食宿、医疗、返乡、心理疏导等服务;对不愿到中心的人员,工作人员发放必要的食品、足量的御寒衣物和防疫物资,并留下救助指引手册,告知求助方式,叮嘱他们注意防寒,保证安全。
同时,中心紧盯天气变化,关注24小时救助热线、流浪乞讨人员AI识别应用平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小程序等,及时响应救助线索,快速甄别现场情况。
三、建立台账,动态管理
作为救助管理区域中心工作的“中心站”,市救助服务中心每日统计各区(市)分站开展街面巡查、人员救助等情况,动态掌握全市街面救助工作;统筹各区(市)分站建立街面流浪乞讨人员信息台账,详细记录受助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户籍地、流浪原因、身体状况、救助情况等信息,并定期更新,对记录人员进行分类管理,为后续开展个性化救助服务提供依据。
四、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为确保“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取得实效,市救助服务中心积极协调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救助合力。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街面巡查,及时发现和劝导流浪人员,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秩序;联合卫健部门做好流浪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对突发疾病的流浪人员及时进行救治,保障他们生命安全;联合街道,为回青流浪人员做好安置工作,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五、宣传引导,营造氛围
为扩大“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社会知晓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市救助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救助政策、救助渠道、救助案例和救助热线,呼吁广大市民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及时拨打救助热线或报警,共同营造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持续关注,巩固成效
市救助服务中心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措施,确保“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取得实效。同时,中心将认真总结此次专项行动的经验做法,不断完善救助工作机制,提升救助服务水平,切实保障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来源:青岛市民政局)